《图形想象①②》名师教案.docx
PAGE2/NUMPAGES2
《图形想象①②》名师教案
一、学生分析
学生主题性的创作,容易落入俗套,千人一面,缺乏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能力。通过本课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指导学生应用一个和多个视觉元素进行新的图形联想和创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品创意的四种方法即时空重组、异形同构、异态共生、适形造型。
2、能力目标:通过观看—感受—体验—讨论—联想—创意一系列的活动,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
赏析时空重组方法,体验和探讨异形同构方法。
四、教学难点
怎样开拓学生的思维,设计一幅佳作。
五、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
2、学具:作业本、铅笔、橡皮。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展开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看它是谁?(教师出示一条曲线,边讲故事边画出一位小姑娘,小姑娘给大家带来一张带有三角形的画纸)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变得多。
(设计意图:视觉冲击,引起注意,引发思考。)
(二)赏析并探讨创意的四种方法
1、时空重组法
请同学们欣赏时空重组的另两幅作品我的村庄夏加尔三个难以捉摸的人达利。创意不仅在超现实主义作品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招贴画设计中也是灵魂所在。卓越的创意能使招贴画主题鲜明,内涵深刻。
2、异形同构
3、异态共生
图中鸭的生活环境怎么样?鱼为什么只剩下鱼骨头了?是干涸的树枝还是废旧的水管?两种毫不相干的物体巧妙结合,让我们联想到严重缺水的后果,及环保的重要性。
4、适形造型
异态共生及联想到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
(设计意图:通过赏析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和招贴画设计,让学生了解一些新奇视觉形象的创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引发学生对生存环境的关注与思考。)
(三)学生创作
以一自然形态为元素,作环保主题的联想创意。
(设计意图:不限定内容和形式,给学生更多的想像空间和个性表现空间。)
七、课后延伸
在美术室作全年级作业展览。
(设计意图:学生的个性化表现被赞赏,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通过欣赏同学的作品,得到了学习交流的机会,进一步开拓了自己的思维。)
八、教学评估
1、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从欣赏、探索、讨论到灵感、创作冲动、表现,整个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能力、想像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2、启发式教学,给了学生充分的想像和创造空间,尊重学生个性,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大胆想像,自由创作。能使大部分学生不再害怕创作,而把创作当成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