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青岛版(五四学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新教材).pdf

发布:2025-02-27约8.56万字共9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青岛版五(四学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土壤的成分》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土壤岩石》单元的第一

课时,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成分。通过引导学生研究土壤,了解土壤的主要成

分,进一步掌握记录、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示学生采集一定量的土壤样本,为课堂探究

做好活动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土壤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包含

两个环节:一是了解土壤植物、动物、人类的关系,二是通过讨论交流探究土壤为我们提

供了什么。活动二:观察土壤,有什么发现?包括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观察土壤,交流

发现。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土壤,它体现了两层意思:一是直接观察带来的土壤,教科书图

示了学生直接用手捻土壤,感觉土壤的湿度•二是可以利用工具观察土壤,第二个环节:实

验探究土壤的成分。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实验研究土壤的成分,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

进行实验的探究能力。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查阅资料,了解土壤是怎样形成的。”鼓励学生

在课后继续进行对土壤的研究,让学生搜集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课主要从土壤问题开始,让学生运用一定的观察方法,根据已有经验进行推测及研究,

再通过实践证实,认识到土壤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于身边常见的土壤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土壤成分、土壤的种类、土壤

植物的关系这些问题是不清楚的。《土壤的成分》就是进行“真实”问题学习的认知过程,

让学生在尝试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技能和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土壤是地球上常见的资源。

2.知道土壤里有沙、黏土、空气、水、腐殖质等成分。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土壤。

2.能制订简单的探究土壤成分的实验计划,并运用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等方法,分

析结果,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土壤的成分表现出探究兴趣。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会与环境:

意识到要珍惜地球土壤资源,并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重难点】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土壤的成分。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土壤

教师准备: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火柴、铁盘、土壤、课件、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交流采集土壤的感受及发现

l.[PPT2出示]出示三张土壤图片

2.谈话:同学们,今天你们都带来了土壤,老师想问一下,这些土你是从哪里取来的?

挖土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或者是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吗?谁来说说?

3.师生交流课前挖土壤的感受、发现。

4.谈话:刚才同学们谈了挖土的感受和发现。那对于土壤,你想研究、了解它的哪些方

面呢?

5.师生交流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土壤里有什么等.

6.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意义,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

值。今天我们选择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来研究一一土壤的成分。

二、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

[PPT3出示]谈话:大家都知道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课前大家也搜集了一

些资料,谁来说说,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

[PPT4-5出示]学生根据课前搜集资料回答,全班交流,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PPT6出示]教师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分,土壤也为动物提

供了生存栖息之地。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

三、观察土壤,找发现

l.[PPT7出示]出示研究的问题:土壤的成分。

2.谈话:猜一猜,土壤的成分有哪些?

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

3.谈话:刚才许多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是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的是一种猜

测。要知道,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源于猜测。刚才积极猜测的同学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