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专线路基设计施工关键技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 2
第一章 国内外高速铁路路基发展现状 2
第一节 路基工程技术特点 2
第二节 .国外高速铁路路基结构 4
第三节 .我国客运专线的发展 6
第四节 .客运专线《暂规》的主要变化 6
第二章 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基床结构设计 8
第一节 动力测试试验结果 8
第二节 基床设计方法 12
笫三章 客运专线工后沉降控制 14
第一节 工后沉降控制的意义 14
第二节 观测仪器比选 15
第三节 沉降测试方法 17
第四节 观测数据处理及工后沉降预测 22
第五节 沉降控制动态设计 23
第四章 客运专线路基施工工艺 25
第一节 路基构造 25
第二节 路基填筑工艺试验 25
第三节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32
第五章 客运专线路基加固 39
第一节 硬化层技术 39
第二节 复合土工膜隔水技术 39
一、铺设目的 39
二、施工工艺 39
1、路基面检测及整平 39
2、铺设底层砂垫层 40
3、铺设二布一膜 40
4、摊铺上层砂垫层 41
第三节 土工格栅地基补强 44
第四节 固土网垫边坡防护 44
第六章 客运专线地基加固 46
第一节 地基条件 46
第二节 地基处理 46
第三节 地基处理方法 46
第七章 客运专线桥涵过渡段 51
第一节 概述 51
第二节 过渡段形式 52
第三节 级配碎石过渡段填筑工艺 53
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
第一章 国内外高速铁路路基发展现状
第一节 路基工程技术特点
高速铁路要达到高速、舒适、安全运送旅客的目标,必须确保轨道结构几何尺寸的高度平顺和稳定,而这依赖于给轨道结构提供一个坚固、耐久、稳定的路基,见图1-1路堤,图1-2路堑。具体要求是:1)基床的强度高、刚度大;2)地基沉降很小或没有沉降。3)路基刚度纵向平顺变化;4)良好的耐久性。以上几点要求,目前的普通铁路路基是不能满足的。而高速铁路必须在路基结构、路基材料及路基施工工艺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与普通路基不同的技术标准才能实现。
因此,高速铁路对路基的高标准要求,给铁路的设计、施工和养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将路基作为结构物对待,用全新的观念来设计、施工这种高标准土工结构物。
一、强度高、刚度大的基床结构
在列车运营时,路基不仅承受轨道结构和附属构筑物的静荷载,还要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反复作用。同时,由于路基直接暴露在自然条件下,需要抵抗气温变化、雨雪作用、地震破坏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路基工程必须在这些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其强度不会降低,弹性不会改变,变形不会加大。真正做到长寿命,少维修。只有这样,才能高速行车,减少维修费用,并增加运行的安全性。
客运专线将路基作为一土工结构物来进行设计与施工,对填筑材料、压实标准、变形控制、检测要求等较现行铁路有很大提高,同时强化了基床结构,特别是基床表层。基床表层是路基直接承受列车动荷载的组成部分,也是路基中的最重要部分。基床表层不但给轨道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其下的土路基提供保护,因此基床表层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还要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作为基床表层的材料,需要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充分压实后要能在长期动力作用下保持稳定,并有很好的水稳定性和较小的渗透性。
二、严格控制地基的沉降变形
高速行车需要高度平顺和稳定的轨下基础,控制变形是客运专线路基设计的关键。在高速行车情况下,路基因重复荷载作用所产生的累积沉降和不均匀下沉所造成的轨道不平顺将严重影响列车运行速度和舒适度,并增加线路养护工作量。
由于受调整能力的限制,无碴轨道对路基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的要求更为严格。工后沉降或不均匀沉降过大是导致路基铺设无碴轨道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地基的不确定性是潜在的风险。
三、在轨下基础刚度变化处设置过渡段
铁路线路由不同特点的结构物(桥、隧、路基等)和轨道结构构成,这些结构在强度、刚度、变形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路桥、路涵、路堤与路堑等相连地段,纵向轨下基础刚度的变化必然影响路基-轨道-车辆系统刚度的均匀性,导致高速铁路系统振动的加剧,也加大了对轨下基础的动力作用,影响高速行车的平稳和安全。
路基与桥(涵)连接处一直是铁路路基的一个薄弱环节。一方面路基与桥梁刚度差别较大而引起轨道刚度的突变,另一方面由于路基与桥台的沉降差而导致轨面不平顺。在路堤与桥(涵)间设置一定长度的过渡段,以控制轨道刚度的逐渐变化,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路基与桥涵的沉降不均匀而引起的轨道不平顺,保证列车高速、安全、舒适运行。
四、基床表层设置强化层或排水层。
加强基床排水,保证基床的在列车动载作用下的长期稳定性。
第二节 .国外高速铁路路基结构
国外发展高速铁路的国家都制定了较高的路基技术标准和严格的施工工艺,其特点如下:
一、强化路基基床:包括路堤、路堑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