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届计算机表演赛(渝经信发)附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
第二十二届中国儿童青少年计算机表演赛
重庆分赛区活动方案
一、赛事背景
“第二十二届中国儿童青少年计算机表演赛”(以下简称“表演赛”)是为了贯彻邓小平同志“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的指示精神,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倡导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协、中国优生优育协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儿童青少年基金会联合发起、共同举办,中央电视台特别支持的赛事活动。“表演赛”面向我国三亿七千万儿童青少年,已成功举办了二十一届。
重庆分赛区成功举办了第十八届、第十九届、第二十届、第二十一届中国儿童青少年计算机表演赛,取得了较好成绩,45名选手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奖,重庆赛区连续四届被评为“最佳组织奖”,68位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4名同志获“全国优秀园丁奖”,受到全国大赛组委会的充分肯定。
二、指导思想
调动儿童青少年学习信息技术、互联网知识的积极性,开发智力潜能,丰富课外活动内容,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创新性和才干。
三、赛事主题
掌握数字技术,走向信息时代
心连接,新超越
四、表演赛项目
第二十二届“表演赛”比赛活动继续保持研究、探索、创新的比赛方向,在网络赛事的基础上,扩大参赛形式与内容,新增信息安全、创新挑战赛等项目。全部比赛项目分为网络基础赛、多媒体制作赛和高端赛三大类。多媒体制作赛包含绘画涂鸦赛、3D创意搭建赛、动画制作赛、微视频创作赛、电子音乐制作赛;高端赛包含创新挑战赛、手机应用开发赛和信息安全对抗赛。
其中网络基础赛为必选项目,多媒体制作赛至少任意选择一个项目,高端赛为可选项目
一、比赛项目介绍
1)、网络基础赛
比赛内容包括初级应用、中英文输入、命题搜索、3D仿真机器人,目的是锻炼和提高儿童青少年计算机基本操作、互联网应用、逻辑思维等基础信息素养,并全方位考核选手文化、语言、音乐、自然、身体动觉(行动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必选项目(报名后将根据年龄组不同参加网络基础赛中的所有指定比赛项目)
初级应用赛
基于针对不同年龄阶段设计,富有寓教于乐的可视化比赛软件,全方位考核选手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应用,以及视觉、语言、数学逻辑、音乐、自然、身体动觉(行动力)等6方面的能力;
网络搜索赛:
按不同年龄阶段分为不同命题,选手需利用互联网及搜索引擎为工具,在网络上搜索、查找、思考、判断并整合出最终的正确答案;
中英文输入赛:
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输入正确的中文或英文,锻炼选手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
3D仿真机器人赛:
选手需利用指定软件构建虚拟机器人、虚拟环境,编写与实际机器人相同的虚拟驱动程序,控制机器人在特定环境中按指定规则进行对抗。
2)、多媒体制作赛
锻炼和提高儿童青少年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能力,鼓励选手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手段结合学习与实践活动,观察生活,表达思想,培养选手创新创作能力。
可选项目(每人至少选择一项,多选不限)
绘画涂鸦赛
选手根据指定主题与元素进行创意涂鸦设计,最终利用电脑制作成为一张数码格式的作品;
3D创意搭建赛
选手使用组委会指定3D虚拟搭建软件,根据指定的主题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意搭建;
动画制作赛
FLASH动画制作,展示选手软件应用、空间构图、想象创意、色彩运用、主题把握等多方面能力;
微视频创作赛
选手根据指定主题来拍摄一段“微视频”,锻炼选手剧本创作、视频采集、后期剪辑等视频创作技巧与能力;
电子音乐制作赛
选手通过电脑来制作自己喜欢的音乐,或利用电脑中所提供的音乐元素合成一段优美的旋律。
3)、高端赛
鼓励有一定信息素质基础的儿童青少年了解、学习先进的数字化信息科技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和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可选项目(选择性参加)
创新挑战赛
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团队赛项目,要求选手根据指定主题进行科技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并最终制作一份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解决方案。
手机应用开发赛
选手利用手机软件开发工具,开发一款能够在智能手机平台上运行的软件或游戏。
信息安全对抗赛
考察选手网络安全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处理能力的比赛,旨在借助比赛培养一批具备信息安全素养的优秀学生。
二、各年龄阶段参赛项目表
A、网络基础赛(必参)
年龄组 比赛项目 学前组
小学A组(1-3年级) 1.初级应用赛
2.中英文输入赛 小学B组(4-6年级)
1.初级应用赛
2.中英文输入赛
3.网络搜索赛 初中组
高中组 1.中英文输入赛
2.网络搜索赛
3.3D仿真机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