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信道中的电波传播ch.ppt
2、莱斯分布莱斯分布特点:存在很多径,有一个特别突出的径Play多径接收信号的幅度服从莱斯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为其中,A为主信号幅度的峰值;为零阶第一类贝赛尔函数(m≥1/2);;Nakagami-m分布多径接收信号的幅度服从Nakagami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为衰落特征量*1衰落深度2衰落速率3电平通过率4衰落持续时间衰落率是指信号包络沿正斜率通过中值电平的速率衰落深度是指信号有效值与该次衰落的信号最小值的差值衰落率和衰落深度1电平通过率信号包络沿正斜率通过某一规定电平的速率其中,为最大多普勒频移;为规定电平值Rnormalizedto衰落信号包络的均方根值23、平均衰落持续时间接收信号包络低于某一特定电平的持续时间Rt1t2t3(Rayleigh分布)3.5.5时延扩展与相关带宽01时延扩展和相干带宽是描述宽带多径信号时间色散特性的02参数03多径衰落:无线信号在经过短距离(几个波长)或短时间(秒级)的传播后其幅度快速衰落。这种衰落是由于同一传输信号沿两个或多个路径传播,以微小的时间差到达接收机的信号相互干涉引起的。04时延扩展经不同路径达到接收机的时间不同而引起的脉冲宽度扩展的现象。最大时延扩展→时间色散timedispersion多径传播归一化的多径功率延迟分布*宽带多径信道的时间色散特性通常用平均多径时延和均方根(rms)时延扩展Δ来定量描述平均多径时延是功率延迟分布的一阶矩,定义为均方值时延扩展是功率延迟分布的二阶矩,定义为最大时延τmax,即归一化的包络曲线E(t)下降到-30dB时对应的时延差多径传播对接收信号的影响时域衰落(fading)符号间干扰(inter-symbolinterference,ISI)典型瑞利衰落包络(900MHz,120km/h)相关带宽(coherentbandwidth)Δfc≈1/Tm频域衰落的频率选择性(frequencyselectivity)频率选择(frequencyselective)非频率选择(non-frequencyselectiveorflat)相干带宽*两个接收信号的幅度、相位具有高度相关性的频率范围。若相关带宽定义为频率相关函数值大于0.5的某特定带宽,则可表示为01相干带宽表征的是信号中两个频率分量基本相关的频率间隔。也就是说,衰落信号中的两个频率分量,当其频率间隔小于相关带宽时,它们是相关的,其衰落具有一致性;当频率间隔大于相关带宽时,它们就不相关了,其衰落不具有一致性(频率选择性衰落)。02举例:1某市区实测均方根时延扩展为1.37μs,试问该系统在不使2用均衡器的条件下对AMPS或GSM业务是否合适?3解:4因为30kHz,所以AMPS不需要均衡器就能正常工作;5而GSM系统所需的200kHz带宽超过了,所以GSM需要6均衡器才能正常工作73.5.6多普勒频展与相干时间多普勒频展与相干时间是描述小尺度内信道时变特性的参数时变(timevariation)→时间选择性timeselectivity用户或信道中反射体和散射体移动*移动通信MobileCommunication*目录第一章概述(4学时)第二章移动通信组网原理(8学时)第三章移动信道中的电波传播(8学时)第四章数字移动通信关键技术(8学时)第五章GSM/GPRS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8学时)第六章窄带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6学时)第七章第三代(3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8学时)第八章移动数据传输(4学时)第九章未来移动通信展望(2学时)习题讲解与课堂练习(6学时)复习(2学时)第三章移动信道中的电波传播*3.1三种基本传输机制3.1.1反射与多径信号3.1.2绕射损耗3.1.2散射3.2电磁场基础理论3.3自由空间的无线电传播3.4阴影衰落3.5多径衰落3.5.1多径衰落的基本特性3.5.2多普勒频移*3.5.3瑞利(Rayleigh)和莱斯(Rician)分布3.5.4衰落特征量3.5.5时延扩展与相关带宽3.5.6多普勒频展与相干时间3.5.7多径衰落类型3.6电波传播路径损耗模型3.6.1Okumura模型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