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优秀7篇).pdf

发布:2025-02-04约1.29万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优秀7篇)--第1页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优秀7篇)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篇一

课题

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和闭关政策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a康乾盛世B闭关政策C资本主义萌芽

2.能力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情感教育a康乾盛世B闭关政策导致中国落后

重难点

1.重点清朝前期的闭关政策和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

2.难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障碍

教学过程

训练引导及反馈调整

指导启导疏导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板书〕

1、康熙帝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

a、奖励垦荒屯田〔板书〕

b、重视兴修水利

c、多次减免租税

d、提倡勤俭节约

小结这些措施的实行巩固清朝的统治

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雍正帝继承父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到乾隆时期社会经济

呈现出繁荣景象

2、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

a、耕地面积的扩大与人口的增长

b、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c、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

历史教案-历史,标签: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七年级下历史教案,

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的前提

问清朝前期的手工业比明朝更加发达,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鼓励商人开矿

②、南京、广州的丝织业后来居上,超过苏州

③、景德镇制瓷业的规模比过去大

④、边疆少数民族手工业也发展起来

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基础上商业业繁荣起来

3、商业发展和商业城市的出现

北京、苏州、扬州都是繁华的城镇

4、让学生思考,集体讨论

清朝前期的经济,为何能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篇二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优秀7篇)--第1页

初一上册历史教案(优秀7篇)--第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和历史意义。巨鹿之战。秦朝的灭

亡。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

引导学生探究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探究秦亡前后,项羽、刘邦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

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取学生表演《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方法,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

去感知历史、体验历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并起到艺术熏陶的教育效果。

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历史成语典故、历史故事,发挥学生潜能,体验学习历

史知识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秦亡和楚汉之争胜败原因的探究,从而形成对“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

下”这一道理的深刻理解。

教学重点:

秦未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教学难点:

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

教学准备:

1、查找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等相关资料,精心排练,以便在课堂上交流。

2、组织学生编写《陈胜、吴广起义》剧本、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