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接触网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毕业设计(论文)
《轨道交通接触网论文》
2014届毕业论文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
轨道交通接触网论文。
二、指导老师
吴凌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1、论文题目概述: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潮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激烈竞争,高速铁路以其独特的优点被许多国家作为大力研制和重点发展的目标。 现代高速铁路绝大多数都是采用电力牵引方式。作为牵引供电系统的主体接触网,最终影响列车的运行速度与安全。本课题电气化铁道概述。
2、论文内容与要求
⑴ 概要
⑵ 接触网
⑶ 接触网的设备和结构
⑷ 高铁接触网安全问题
⑸ 提交毕业设计论文。
四、论文参考书
《接触网》、《接触网工》、《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接触网基础与知识》、《接触网检修工》
五、设计说明书要求
封面
目录
内容摘要(200-400字左右,中英文)
引言
正文
毕业设计(论文)心得
致谢
参考文献
目 录
摘 要 6
Abstract 7
1 概要 8
1.1电气化铁道概述 8
1.2铁道概述 8
1.3铁道3大组成 8
2 接触网 8
2.1高铁接触网的概念 8
2.2 接触网的供电方式 8
2.3 接触网的结构组成 9
3接触网的设备和结构 9
3.1接触网的结构和设备 9
3.2 接触网悬挂类型 10
3.3高铁接触电压等级 11
3.4高铁接触网的特点及要求 11
4 接触网线索 11
4.1 接触网线索 12
4.2 接触线 12
4.3接触网吊弦 13
4.4 接触网绝缘子 13
4.5 接触网中心锚结 14
5 接触网的弹性及提高弹性措施 14
5.1 接触网与受电弓的配合 14
5.2接触网隔离开关 15
5.3 分相绝缘装置 15
6定位装置 16
6.1 定位装置的作用方式 16
6.2接触网承力索 16
7 高铁接触网安全问题 17
7.1 常见故障分析 17
7.2 高铁接触网的设备材质 18
7.3 高铁接触网施工的事项和特点 19
7.4 接触网和线路的关系 20
8 基础与支柱 21
8.1 支柱与悬挂装配 21
8.2 抢修经验与安全规章 21
8.3 实习单位介绍 21
9 实习结果 23
9.1 实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24
9.2对实习教学环节提出建议 25
总 结 28
致 谢 29
参 考 文 献 30
摘 要
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潮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激烈竞争,高速铁路以其独特的优点被许多国家作为大力研制和重点发展的目标。 现代高速铁路绝大多数都是采用电力牵引方式。作为牵引供电系统的主体接触网,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电力机车受电弓的受流质量,最终影响列车的运行速度与安全。 我国高速铁路的研究、建设起步较晚,1998年7月建成了试验时速为220km/h的广州~深圳线准高速铁路,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加大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对满足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需要,适应未来高速铁路建设市场的竞争有十分积极的意义。2006年,京沪高速电气化铁道开工建设,设计时速350 公里,将成为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预计2010 年建成,届时我国电气化铁道总里程将达到26000公里,掌握高速电气化铁道核心技术,必将使我国由电气化铁路大国迈入电气化铁路强国。做为电气化铁道系统中的核心技术接触网装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采用先进技术与新型设备,逐步实现监控自动化、远动化,运行管理智能化,性能检测及故障诊断现代化。对广大接触网设计运行维护人员在知识上、技能上提出更高要求。接触网在供电回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电气化铁道的运行可靠性,因此必须使接触网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安全可靠的向电力机车供电,对于保证铁路运输畅通无阻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本文在综合比较分析发达国家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在准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领域的实践经验,对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及应用展开研究。 论文根据受流质量的静态和动态评价标准,借助计算机仿真系统,分析研究影响受流质量的多个因素,提出改善受流质量的措施。论文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技术标准和实践经验,结合计算机仿真研究结果,提出适用我国的高速铁路接触网模式。为提高我国的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水平,论文从施工工具、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以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广深线和秦沈线为例,阐明了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论文为高定位、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地建设我国的高速铁路接触网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Abstract
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潮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激烈竞争,高速铁路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