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建岩石圈与物质循环.ppt

发布:2016-04-24约4.26千字共7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花岗岩 片麻岩 (岩浆岩) (变质岩) 目标导航 1.?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分布、特征、岩石圈的结构 ?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岩类的特点及其成因 ?绘制简单示意图,理解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2.学会列表比较法,在学习中进一步掌握读图、用图、绘图的方法与技巧。 3.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 . 横波 纵波 内核 地壳 地幔 外核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消失 下降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增大 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三个圈层 能量补充 思考: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哪些地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可以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 快 纵波 只能在固态中传播 慢 横波 特点 速度 类型 岩浆来自哪里? 岩 石 圈 岩石圈的范围 ?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的顶部 3400km 2800km 17km 平均厚度 主要特点 地核 地幔 地壳 界面 内部圈层 由岩石组成,陆壳厚,洋壳薄 上地幔上部有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温度高,压力、密度大,分为内核和外核 莫霍界面 古登堡面 地球内部圈层的比较 认真观察本组的岩石标本,结合课本P27-P28内容,共同探讨: 1.本组岩石属于哪一类 2. 此类岩石特点 3.简单描述其形成过程 合作探究 花岗岩 玄武岩 1.本组岩石属于哪一类 2. 此类岩石特点 3.简单描述其形成过程 (一)岩浆岩 二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岩浆 岩浆岩 冷却凝固 侵入型岩浆岩 喷出型 岩浆岩 页岩 页岩 砾岩 1.本组岩石属于哪一类 2. 此类岩石特点 3.简单描述其形成过程 (二)沉积岩的形成 沉积岩 岩石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层理构造 常含化石 大理岩 1.本组岩石属于哪一类 2.简单描述其形成过程 石灰岩 岩浆 石灰岩 岩浆 大理岩 变质 三、变质岩的形成 岩石 变质岩 变质作用 页岩 花岗岩 板岩 片麻岩 你还认识哪些变质岩? 常见岩石 特征 形成过程 岩浆岩 喷 出 岩 玄武岩 多气孔 岩浆喷出地表,迅速冷却凝固而成 侵 入 岩 花岗岩 致密、矿物结晶颗粒大 岩浆沿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逐渐冷却凝固而成 沉积岩 砂岩、页岩、砾岩 石灰岩 层理构造 常含化石 ①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②化学反应沉积物沉积固结成岩 变质岩 大理岩、板岩、片麻岩 高温高压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 设定比较项目 选定比较对象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列表比较法 岩浆 地球上的岩石是如何做到“百世轮回”?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 浆 变质岩 沉积岩 岩浆岩 生成物质 地质作用 原物质 序号 岩浆 ① 冷却凝固 ②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重融再生 ③ ④ 岩浆岩 岩浆岩 各类岩石 变质岩 已生成的沉积岩 沉积岩 已生成的变质岩 1.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只能是岩浆形成 3.各类岩石都可以重融再生形成岩浆 2.各类岩石都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 形成丰富的 矿产资源 改变地表形态,塑造地貌景观 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地球内部圈层 地壳 地幔 地核 岩石圈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地理意义 物质循环 软流层以上 网络构建 相互转化 ① ; C是 (或沉积岩)。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冷却凝固 A B C 岩浆 (1)岩石的分类 A是 ; 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 ③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 岩浆岩 变质岩 ① ② ③ ② ③ ④ ④ ④ (2)地质作用: ② (或变质作用); ④ 。 外力作用 重熔再生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是展示岩石圈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过程的图示,常见图示有两种: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的循环示意图(图甲)和以关联图为背景的示意图(图乙)。 [图表特征概览]     其判读关键是在整个物质循环过程中,抓住四种物质: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四种作用力:上升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和重熔再生。 [图表特征概览]     对其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有图考图,对示意图进行某一环节的判断、分析;二是无图考图,如2010年北京文综第2题,考查“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 [图表特征概览]     常林钻石 金鸡钻石 金鸡钻石是中国发现的最大钻石,重281.25克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