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古代汉语(2)18春在线作业14.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东师古代汉语(2)18春在线作业1
1、C 2、B 3、C 4、C 5、B
一、单选题共10题,25分
1、在“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句中,“扶摇”的意思是( )
A逍遥
B飘飘
C旋风
D遥远
正确答案是:C
2、“草木畴生,禽兽群焉”中“畴”字的意思是( )
A密集
B同类
C田地
D筹划
正确答案是:B
3、下列不属于词义引申的途径的是
A延展引申
B比喻引申
C连锁引申
D活用引申
正确答案是:C
4、下面各组属五音中舌音的一组是
A帮 滂 并 明
B非 敷 奉 微
C知 彻 澄 娘
D见 溪 群 疑
正确答案是:C
5、“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 中“方”的意思是( )
A方正
B并列
C相接
D连接
正确答案是:B
6、对“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中“瓠落”,说法正确 的为( )
A连绵词
B附音词
C合成词
D叠音词
正确答案是:A
7、《吕氏春秋》是什么时期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 的( )
A春秋初年
B春秋末年
C战国初年
D战国末年
正确答案是:D
8、.与其他三个术语使用方法不同的一个是( )
A曰
B谓
C为
D谓之
正确答案是:B
9、在三十六字母中,次清字母的代表汉字有
A帮非端知精心照审见影晓;
B滂敷透彻清穿溪;
C并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
D明微泥娘疑喻来日
正确答案是:B
10、“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 其中“旋”的意思是( )
A旋转
B掉转
C旋动
D掉动
正确答案是:B
二、多选题共10题,25分
1、关于“布帛寻常,庸人不释”中的“寻常”,说法正确的有
A是一个复音词
B是两个单音词
C是“平常”的意思
D“寻、常”都表长度
正确答案是:BD
2、下面各句里,“其”字属于代词的是( ) ( )( ) ( )
A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B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D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
正确答案是:ABCD
3、下边句子中,含有叠音词的有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C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D吟而不言,不如瘖聋之指麾
正确答案是:AB
4、在先秦古声母的研究中,清人钱大昕提出的是
A娘日归泥
B古无轻唇音
C古无舌上音
D喻四入定
正确答案是:BC
5、下面哪些是从词义演变的结果来看古今词义差异的
A词义变化显著
B词义扩大
C词义缩小
D词义转移
正确答案是:BCD
6、关于“之、往”,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向某处去”的意义上,“之”和“往”是同义词
B“往”仅仅表示方向性或目的性,是不及物的
C“之”带宾语,可以直接接所要到达的目的地
D“往”不能带宾语,如果想接处所名词,后面常常加一个动词
正确答案是:ABCD
7、“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关于此句,理解正确的是( )( )( )( )
A“今夫齐,亦君之水也”是判断句
B“亦”是副词,也的意思
C“君长有齐阴”中“长”是长官的意思
D“奚以薛为”中的“为”是动词,做的意思
正确答案是:ABC
8、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有
A仄起仄收式
B平起仄收式
C仄起平收式
D平起平收式
正确答案是:ABCD
9、关于《 吕氏春秋 》一书,叙述正确的是
A原书包括纪十二篇
B原书包括论六篇
C原书包括览八篇
D是秦相国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
正确答案是:ABCD
10、正确区分单音词和复音词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A不要把貌似双音词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是双音词
B联绵词不能拆开来理解
C同义词连看作一个复音词
D复词偏义看作一个复音词
正确答案是:ABCD
三、判断题共20题,50分
1、七音是我国传统语音学术语,它是按声带颤动与否划分出来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是:A
2、《吕氏春秋》一书,全书现存160篇。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是:B
3、双声这一个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是指两个字的声母相同。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是:B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中的“其”是语气词,有“大 概”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是:B
5、“去以六 月息也”中“去”的意思是离开。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是:B
6、近体诗与古体诗在用韵上是不同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是:B
7、复音词是指只包含一个词素的词,有时用一个汉字表示,如走;有时用两个汉字表示,必须合起来才有意义,如含糊。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是:A
8、中古汉语也分为四声,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是:A
9、《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是:B
10、古无轻唇音,即上古时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中古时的轻唇音“非、敷、奉、微”来自于“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