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养殖技术规范.docx
1
/MNCHXXXX-XXXX
美姑黄牛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美姑黄牛养殖的场址选择、场区布局、牛舌建筑与养殖设施、饲养管理、饲养投入品、疾病防治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美姑黄牛的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NY/T2698青贮设施建设技术规范青贮窖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5030无公害食品兽药使用准则
NY5032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DB51/T1084牛羊青贮饲料制作技术规程
DB51/T1979适度规模肉牛养殖场建设规范DB5134/T26凉山牛
DB5134/T27凉山牛育肥饲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美姑黄牛
产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境内,属小型役(肉)用型的地方黄牛品种.
3.2
青贮饲料
禾本科牧草、蔬菜瓜果、块根块茎、野草野菜和水生植物等青绿饲料。3.3
花草
干草、玉米秸、谷秸、豆角皮、麦秸等多种草铡短后混合在一起的饲料。
4场址选择
4.1养殖场建设应符合DB51/T1979的规定.
2
T/MNCHXXXX-XXXX
4.2场址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500m以上;牛场周围1000m内无大型化工厂、采矿场、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厂、饲料厂、活畜交易市场和其他畜牧场。
4.3养殖用水质应符合NY5027,大气环境质量符合GB3095.
5场区布局
5.1生活管理区
位于上风向和地势较高处,设立办公、生活、生产辅助设施,与生产区分开.
5.2辅助生产区
位于生产管理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紧靠生产区布置,设立干草棚、饲料加工贮存间、青贮设施、供水和供电设施。
5.3生产区
位于下风口或侧风向,主要设施包括牛舍、运动场等生产性建筑.牛舍要合理布局,满足分阶段、分群饲养的要求,各牛舍之间距离大于建筑物高度的2倍.运动场面积头均≥6m2.生产区入口应设有与生产相适应的的消毒室、更衣室等。
5.4隔离区
位于生产区的下风向,地势较低处,应与生产区距离200m以上,设置隔离牛舍、兽医工作室、病畜处理室,并设立单独通道,便于病牛隔离、消毒和污染物处理.隔离区内应建有粪棚、污水池、沉淀池等与粪便处理有关的设施设备,防止造成环境污染.粪便处理应符合GB7959和GB14554的规定.
6牛舍建筑与养殖设施
6.1牛舍建筑
6.1.1牛舍应建在场内中心,地面要坚实耐用、不硬不滑,定期打扫和消毒.
6.1.2牛舍应通风良好,空气中有毒害体含量符合NY/T388的要求,温度、湿度、气流.光照符合肉牛不同生长阶段要求。
6.1.3采用对头式饲养的双列设置,中间通道宽140cm~180cm,道深15cm~30cm,倾斜度1:50~1:100.
6.1.4牛舍头均面积成年母牛20m2~25m2,育成牛4m2~6m2,犊牛3m2~4m2,育肥牛
6m2~8m2.
6.2养殖设施6.2.1牛床
牛床长160cm~180cm,宽100cm~110cm,倾斜1%~1.5%的坡度.
6.2.2牛栏
采用金属颈枷式限位牛栏,与牛床同宽,高出中间通道120cm~130cm.
6.2.3饲槽
3
T/MNCHXXXX-XXXX
饲槽呈U形,饲槽底部高于牛床5cm~10cm,上宽60cm~70cm,底宽30cm~40cm,前高
30cm,后高60cm,饲槽前后呈1.5%~2%的坡度.
6.2.4粪沟
粪沟宽30cm~40cm,沟深10cm~15cm,倾斜1%~6%的坡度.
6.2.5运动场
牛舍应设立运动场.头均面积成年母牛20m2~25m,育成牛10m2~15m2,犊牛5m2~10m2牛,育肥牛15m2~20m2
6.2.6水槽
运动场边设立水槽,每头牛占位20cm,槽深60cm,水深不超过40cm.
6.2.7凉棚
运动场中央搭建凉棚,头均面积成年牛4m2~5m2,青年牛与育成牛3m2~4m2.
6.2.8饲料库
饲料库应满足冬贮饲料的需求,饲草棚应满足3个~6个月的产生需求,饲料底料应满足1个~2个月的产生需求。
6.2.9青贮窖
青贮窖建设应符合NY/T2698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