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乌金猪养殖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2-06约3.2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MNCHXXXX-XXXX

美姑乌金猪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美姑乌金猪的养殖方式、引种与选留、繁殖、饲养管理、污染物处理、疾病防治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美姑乌金猪的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1334畜禽分辨安全使用准则

NY/T3023畜禽污染处理场建设标准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美姑乌金猪

产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境内,毛色为黑色或棕黄色,体质结实,抗病力强,腿部肌肉发达,

皮薄,肉质结实,肉脂兼用型的山地黑猪.3.2

高海拔牧区

海拔在2500m以上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

4养殖方式

4.1放养

4.1.1放牧环境

天然草地、山地、林地等场地环境应符合NY/T388的规定。放牧场地周围应建立隔离带。

4.1.2补饲设施

在放养区设置固定的补饲、保暖、避风设施。

4.1.3放养对象

6繁殖

/MNCHXXXX-XXXX

28日龄仔猪、育肥猪宜放养,产仔后7d的母猪、催肥阶段的肥猪,不足28日龄的仔猪不宜放养.

4.2圈养

4.2.1选址

周围环境1km内无屠宰厂、肉品加工厂、活禽交易市场等污染源,距离无害化处理厂3km以上,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km以上。

4.2.2设施与布局

圈养应具备粪污堆放、发酵处理相应的配套场地;圈舍养殖区净道、脏道分离;人、车进出通道和畜禽通道分离;建立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养殖用水质应符合NY5027,大气环境质量符合GB3095。

4.2.3圈养对象

妊娠后期母猪、哺乳期母猪、保育仔猪和出厂前商品猪。

4.3圈养与放养结合

4.3.1分时段进行圈养与放养,高海拔牧区在冬季时转为圈养;随着海拔高度的下降,由放养转为圈养。

4.3.2白天放养、晚上圈养,晴天放养、雨天圈养,夏秋季放养、冬春季圈养.冬春季在上午9时出牧,下午5时收牧;夏秋季在上午7时出牧,下午6时收牧.

4.3.3出牧时先饮水,喂少许饲料,在夏秋季节中午让猪滚澡;收牧后,喂青绿饲料补饲.

5引种与选留

5.1引种

不应从疫区引进种猪.种畜销售企业应取得相关资质,引进时,须向猪场索要疫病检测报告、抗体检测报告和当地畜牧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相关手续。

5.2选留

5.2.1选留母猪

选留母猪符合本品种特征、身体健壮、产仔数多、泌乳力强、护仔性好,仔猪成活率高,有效乳头6对以上,且乳头排列整齐,无副乳头或发育不良的乳头.

5.2.2选留公猪

选择体格健壮,肌肉结实,行动灵活,雄性特征和品种特征明显的杂交猪的后代不能作为种公猪。

5.2.3使用年限

种用母猪使用年限一般为3年~5年,种用公猪使用年限一般为1年~2年.

3

T/MNCHXXXX-XXXX

6.1繁殖年龄

母猪≥7月龄或体重50kg用于配种;外种公猪10月龄~12月龄或体重100kg用于配种,本地公猪7月龄~8月龄或体重50kg用于配种.

6.2配种方式

6.2.1自然交配

放养条件下自然交配,按照公:母=1:10组建;圈养条件下自然交配,按照公:母=1:25~1:30.母猪.母猪配种时间一般在发情后36h~48h为宜.

6.2.2人工授精

在第一次输精后间隔6h~8h再输一次。

6.3妊娠与分娩

母猪怀孕期一般在114d左右.一般产仔平均在6头~8头,以圈养为主的,产仔在10头以上.

7饲养管理

7.1种公猪管理

每头每日喂混合精料量(精料:青料=1:1.5~2),外种成年公猪2kg~2.5kg,本地成年种公猪1.5kg~1.8kg,日喂2次~3次.配种旺季加喂蚕蛹、鱼粉50g~100g或鸡蛋1个~2个.每天运动2次,每次30min,并经常梳刮猪体.

7.2种母猪管理

根据母猪不同生理阶段,采取不同的日粮量与喂法:——空怀和孕前期,青绿多汁饲料1kg,日喂2次;——孕后期,精料1kg,日喂3次;

——泌乳期,精料1.5kg,日喂3次,如奶量不足,可加喂豆浆等.

7.3哺乳仔猪管理7.3.1接生

仔猪产出后,擦干净全身的粘液,用碘酒在离腹部1寸~1.5寸脐带处消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