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内环境与稳态-人教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一 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 思考: 思考:1.大气中的氧气如何进入组织细胞中?2.摄入蛋白质至其代谢废物排出体外需经过哪些过程? (二)稳态的概念 1.内环境稳态的事实: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会发生剧烈变化,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血浆的pH:7.35~7.45; 体液温度在37.5℃左右, 血浆渗透压在37 ℃时约770kPa Ⅰ.缓冲物质 (1)概念:血液中含有的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 冲作用的物质。 (2)组成: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如H2CO3/NaHCO3 , NaH2PO4/Na2HPO4) (3)作用:使血液的PH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Ⅱ.缓冲过程 总结: 5.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组成缓冲对的是 A. B. C. D. 6.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横式图,请据图回答: (1)A液为_______,B液为_______,C液为__________,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___。 (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_______可进入血液参与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_____浓度升高,导致______病的发生。 * * 第一章 人体的调节和免疫 制作人:吕国裕 厦门沧海实验中学 2006年7月 高等动物体内有数以亿计的 细胞,其中绝大多数都没有 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那么 他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 境中?他们是怎样与外界环 境进行物质交换呢? 思考:1、内环境一节有哪些名词?什么是内环境? 它由哪些成分组成?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怎样? 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内) 细胞外液: (内环境) 因此人体的细胞就可以通过内环境与 外界环境之间间接进行物质交换了! 2.泪液、汗液、唾液、胃液是不是体液? 3.细胞外液的成分包括哪些? 血红蛋白属于其中的一种成分吗? 4.劣质奶粉为何会导致“大头娃娃”? 1、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直接(具体)生活环境分别是什么? 2.内环境稳态的实现 以内环境的pH为例来说明 A、当机体剧烈运动,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碳酸等物质,进入血液时,就发生如下反应: H2CO3 CO2 + H2O 乳酸 + NaHCO3 乳酸钠 + H2CO3 B、当食物中(蔬菜、水果)中或细胞代谢中产生的碱性物质如Na2CO3进入血液时: Na2CO3 + H2CO3 2NaHCO3 Ⅲ.稳态的概念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 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想一想: 概念中为什么提到神经系统、 体液调节? 各个器官、系统如何参与?试以实例说明。 (三)稳态的生理意义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备条件。 若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就会引起细胞新陈代谢 紊乱,并导致疾病。 血液中钙、磷含量降低 成年人:骨软化病 儿童:佝瘘病 血钙过高:肌无力 同时内环境稳态是生物对多变的外界环境的适应。 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 定义: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的 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组成: 功能: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 稳态 定义: 影响因素:细胞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意义: 实现过程: 反馈练习 B C C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 B. C. D.血红蛋白、氧化酶 D B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