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伦理学(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管理伦理学论文
班级:2013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MBA富士康班
姓名:何小练
学号:SM
指导老师:张增田
日期:2013年10月19日
忠义两难全
——本故事纯属虚构
李明是富士康科技集团电磁辐射检测中心的技术主管,带领着自己的团队每天对公司的产品进行公正、科学的检测。他热爱他的工作,他深知电磁辐射检测的重要性——确保产品的电磁辐射量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他觉得这对公司、对社会都很有意义,直到今天早上发生了一件事情……
今天李明心情本不错,吃过妻子的爱心早餐,送孩子到幼儿园后早早的就来到了公司。李明刚打开电脑准备排配今天的工作计划,电话响了起来,李明面带微笑的接起了电话,可是当他挂电话的时候,却表现得有点不知所措,仿佛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
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原来电话是李明的上司张经理打过来的,张经理告诉李明,前几天的一份手机检测报告需要修改,确切的说,要把检测结果由“不合格”改为“合格”,也就是做一份“假报告”。原因是这款手机是富士康为大客户S公司代工,客户要赶在圣诞节前上市,目前却因为S公司设计缺陷导致检测结果却不合格,如果现在开始整改已经来不及,势必延迟上市,客户将面临不可估量的损失。
李明很清楚,辐射检测不合格不会影响功能和使用寿命,但却关系到用户的身体健康。如果按照主管说的做,直接将检测报告修改,很简单,不过是几分钟的事情,可是却违背了自己多年来“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如果不按主管说的做,不修改报告,那客户产品将不能按时出货,公司可能丢失订单,主管可能会很生气,自己甚至可能丢掉饭碗。
李明来到吸烟区,点上一根香烟,狠狠的吸了一口,坐在长凳上皱着眉头,吐出的烟雾像魔鬼跳着怪异的舞蹈,还狞笑着挑衅李明,引诱着李明踏出错误的一步,李明突然猛的站起身,在烟灰缸里熟练的按灭了烟头,仿佛下定了决心,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1.波特图式分析:情景
情景
李明面临两难选择:
1. 修改检测报告,
2. 不修改检测报告。
价值观
1.自身利益、公司利润
2.公正,更多人的健康
忠诚对象
主管、公司、客户
所有消费者、社会
究竟哪一种行为可取?
思考:在此情景下谁应该被忠诚?
原则
1.服从(权力)
2.诚信,正义
对于本情景,选择1“修改检测报告”和选择2“不修改检测报告”,我们通过波特图式分析来判断应该做何抉择。
价值观:对于“正义”和“善”的理解,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公正”比“自身利益”更重要,“健康”比“利润”更重要,生命至上的原则是被广泛认同的。为了社会的公正、他人的健康,牺牲小团体的经济利益,这本身就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奉献精神,反之,则成了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即:“不修改检测报告”价值观更可取。
原则:“修改检测报告”遵从的是服从原则,服从主管的安排,而“不修改检测报告”则是遵从的“诚信与正义原则”。盲目的服从是愚忠的表现,为了正义敢于与强权对抗才是英雄所为。看来,“不修改检测报告”原则更正确。
忠诚对象:“修改检测报告”忠诚于主管、公司、客户,而“不修改检测报告”则忠诚于“所有消费者,社会”。显然,后者会被认为是多数人,而且,主管、公司、客户本身也就是社会的一部分,甚至他们中的许多人也很有可能成为该产品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修改检测报告“的忠诚对象更重要。
总之,从波特图式分析结论,李明应该选择“不修改检测报告”。
2.伦理正当性分析:
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追求的是“幸福最大化”和“痛苦最小化”。对于本案例中“修改检测报告”和“不修改检测报告”,我们对其进行分别分析:
首先是“修改检测报告”,它会带来的幸福包括:富士康员工(含李明)的稳定工作及收入增加,客户S公司的利润增加。而它会带来的痛苦是:消费者的健康受损,S公司竞争对手利润减少。
我们不妨来做一个估算的量化比较,如表一。如果李明选择了“修改检测报告”,首先,S公司增加的利润和它的竞争对手减少的利润应该是可以抵消的。受惠的是富士康的100万员工,其中大约1%与该产品直接相关,而他们每人很可能因此保证1万元的收入,幸福的总量是100万×1%×1万=1亿(元)。而因此遭受痛苦的却是数亿消费者,我们在此保守估计为3亿(事实上遭受手机辐射伤害的人除了用户本人,还包括靠近他的人)。而他们在使用这款手机的数年过程中可能有0.01%的概率因此而诱发疾病,再保守估计他们会此花费的治疗费、误工费、承受的疾病痛苦折合1万元,那么消费者痛苦的总量是3亿×0.01%×1万=3亿。显然,“修改检测报告”痛苦总量大于幸福总量,反之,“不修改校正报告”则会让幸福总量比痛苦总量更大。也就是说,从功利主义看来,“不修改检测报告”具有伦理正当性。
(表一)
自由主义契约论
在自由主义看来,行为的正当性取决于行为是否遵守自由基础之上的契约。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基于自由的契约包括以下几点:
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