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梅异常产褥妇女的护理.ppt

发布:2025-02-02约3.67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生殖道创面及全身感染有关。2.急性疼痛与盆腔炎及伤口炎症刺激有关。3.焦虑与母婴隔离不能照顾孩子及认为产后患病不易治愈的旧观念有关。第37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护理措施】1.控制感染(1)协助或指导产妇采取半卧位。促进恶露引流,防止感染扩散。必要时按医嘱使用宫缩剂。(2)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做好脓肿切开引流、后穹隆穿刺、清宫术等护理配合。第38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护理措施】1.控制感染(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恶露及伤口愈合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第39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护理措施】1.控制感染(4)体温超过39℃者给予物理降温,鼓励产妇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鼓励产妇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提高机体抵抗力。第40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护理措施】1.控制感染(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及无菌技术,避免院内感染。第41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2.缓解疼痛(1)向产妇解释疼痛的原因,进行心理安慰;会阴侧切者,应健侧卧位,及时更换卫生垫,保持切口干燥、清洁。第42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2.缓解疼痛(2)每日擦洗或冲洗外阴2次,每次大小便后随时擦洗;会阴水肿者,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用红外线照射会阴;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者,嘱其抬高患肢,局部保暖并给予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外阴伤口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温水溶液擦洗。禁止按摩第43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产褥病率产褥感染(最主要)泌尿系统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乳腺炎其它第5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十二章异常产褥产妇的护理妇产科护理(一)病因1.诱因分娩破坏了女性生殖道的防御功能和自净作用,导致生殖系统抵抗病原体的能力下降。再加上产后抵抗力下降,手术产、产道损伤第6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十二章异常产褥产妇的护理妇产科护理2、病原体种类引起产褥感染的病原体,以厌氧菌占优势。第7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3.感染来源①内源性感染:阴道里面的正常微生物群引起的感染;②外源性感染:致病菌由被污染的器械或其他物品带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第8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引起产褥感染的病因第9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二)病理1、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会阴伤口导致的感染缝线陷入肿胀的组织内,针孔流脓阴道与宫颈感染:表现为黏膜充血、脓性分泌物增多。第10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11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2、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最常见)病原体侵入到蜕膜引起蜕膜坏死,称为子宫内膜炎。病原体侵入到子宫肌层叫子宫肌炎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第12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3、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及输卵管炎病原体达宫旁组织形成盆腔结缔组织炎。第13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病原体扩散至盆腔腹膜甚至腹腔腹膜4.急性盆腔腹膜炎与弥漫性腹膜炎第14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5、血栓性静脉炎:①盆腔血栓性静脉炎:②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第15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①盆腔血栓性静脉炎:(1)产后妇女血液呈高凝状态,血液瘀滞(2)发生细菌感染,细菌分解肝素,促进凝血第16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②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由盆腔血栓性静脉炎向下扩展而致,髂静脉或腘静脉栓塞时,导致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下肢肿胀,皮肤发白,称“股白肿”。第17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1)当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到达其他器官产生新的脓肿,称为脓毒血症,如肺、脑、肾脓肿。(2)若细菌浸入血液循环并大量繁殖形成败血症6.脓毒血症与败血症第18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三)临床表现1、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下坠感缝线孔流出脓液,有时自行裂开第19页,共43页,星期六,2024年,5月2、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的临床表现恶露量多,有臭味,下腹有压痛,并出现低热。第20页,共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