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据库基本概念汇总.ppt

发布:2024-06-16约2.22千字共6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库的应用;数据库的地位;1.1数据库系统概述;例如,学校为了管理学生信息,也许会将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籍贯、所在系、入课时间等数据组织起来,下面就是一种学生有关这些方面的数据集:;二、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三、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ManagementSystem,简称DBMS);目前主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四、数据库系统

(DataBaseSystem,简称DBS);数据库系统(DBS)构造示意图

;数据库技术: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的技术。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是和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联络在一起的,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一、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人工管理具有如下某些特点:;二、文献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具有如下特点:;三、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二、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三、数据独立性高;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四、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1.2数据模型;;1.2.2概念模型;(5)实体型(EntityType)

具有相似属性的实体所具有的共同特性和性质称为实体型。

(6)实体集(EntitySet)

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7)联络(Relationship)

实体内部及实体集之间的互相关系称为联络。实体内部的联络发生在构成实体的各个属性之间,包括函数依赖和多值依赖等数据依赖。实体集之间的联络则分为三类:;①一对一联络

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种实体,实体集B中有且只有一种实体与之联络,则称为一对一联络。记为1:1。

②一对多联络

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种实体,实体集B中有若干实体与之对应,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种实体,实体集A中只有一种实体与之对应,则称A与B有一对多的联络,记为1:n。

③多对多联络

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种实体,实体集B中有若干实体与之对应,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种实体,实体集A中也有若干实体与之对应,则称A与B有多对多的联络,记为m:n。;二、概念模型的表达措施;E—R图中包括三种基本成分:

■实体型:用方框表达,并在框内写上实体名。

■属性:用椭圆框表达,并在框内写上属性名,一种实体和它的属性框间用无向边连接。

■实体间联络:用菱形框表达,框内写上联络名,并用无向边将菱形框与有关实体相连接,在连线边上标出联络名称。有时候联络也有属性,这种联络仍然用椭圆框表达,并且也将属性与联络框连接起来。;基本E-R图要点;1.2.3构造数据模型;1.2.4层次模型;二、多对多联络在层次模型中的表达;三、层次模型的数据操纵与完整性约束;四、层次模型的优缺陷;1.2.5网状模型;二、网状模型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三、网状模型的存储构造

网状模型的构造远远复杂于层次模型,其存储构造一般采用链接法。

四、网状模型的优缺陷

网状模型中可以体现实体间的多种复杂联络,其建模能力强于层次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现实世界;同步由于网状模型中可以灵活地确定数据存储途径,数据存取效率比较高。

但网状模型构造复杂,联络数目也许非常大,增大了顾客承担;另一方面网状模型的数据语言复杂,顾客不易使用,在设计应用程序时,顾客必须确定存储途径。这使得程序设计的难度加大。;1.2.6关系模型;关系模型中的常用术语;关系模式的形式为:

关系名(属性名1,属性名2,…,属性名n)

例如登记学生信息的关系可用这样一种关系模式体现:

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系,年级);二、关系模型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三、关系模型的存储构造;四、关系模型的优缺陷;1.2.6对象模型;1.3.1数据库系统外部的体系构造

单顾客构造

主从式构造

分布式构造

客户/服务器构造

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构造

并行构造;1.3.1.1单顾客数据库系统;1.3.1.2主从式构造的数据库系统;主从式构造的数据库系统;主从式构造的数据库系统;1.3.1.3分布式构造的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构造的数据库系统特点;1.3.1.4客户/服务器构造的数据库系统;客户/服务器构造的数据库系统;客户/服务器构造的数据库系统;客户/服务器构造的缺陷:

系统安装复杂,工作量大。

应用维护困难,难于保密,导致安全性差。

相似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