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基本概念.ppt
第1章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1.数据处理
数据
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可以用人工的方式或自动化的装置进行通信、翻译转换或者进行加工处理。
它包括两类:一类是能参与数字运算的数值型数据;一类是不能参与数字运算的非数值型数据,如文字、图画、声音、活动图象等。
;数据处理
是对多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搜集、存储、分类、计算、加工、检索与传播的过程。
包括:搜集原始数据、编码转换、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数据输出。
2.发展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
特点:
数据管理尚无统一的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是面向应用程序的
应用程序依赖于数据,不具有数据独立性;文献系统阶段
特点
数据以文献形式可以长期寄存在存储介质上
程序与数据之间具有相对对立性
数据文献组织多样化;1.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库系统DBS(DataBaseSystem)
定义:
是以数据库应用为基础的计算机系统。
构成:
数据库DB
硬件(计算机硬件设备)
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操作系统、应用程序)
顾客(应用程序设计员、终端顾客、数据库管理员DBA);数据库(DataBase)
定义:
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寄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的互相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特点:
具有最小的冗余度
具有数据独立性
可实现数据共享
安全可靠、保密性能好;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
定义:是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VisualFoxPro属于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功能:
数据定义语言(DDL):用来建立所需的数据库。
数据操作语言(DML):用来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和
数据的组织和存取管理
数据库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维护操作。
;应用程序
顾客编写的用来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处理的程序
顾客:
即与数据库系统打交道的人员。一般有3种人员:
①对数据库系统进行平常维护的数据库管理员。
②用数据操作语言和高级语言编制应用程序的程序员。
③使用数据库中数据的人员(终端顾客)。;1.三级模式构造
外部层
是面向单个顾客的层次,是数据库的“外部视图”。
内部层
是最靠近物理存储的层次,是数据库??“内部视图”或“存储视图”。
概念层
是数据库的“概念视图”,是数据库中所有信息的抽象表达。;;1.4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续);数据模型(续);数据模型(续);1.数据模型
三个领域:??
现实世界→事物(对象、性质)
信息世界→实体(对象、属性)概念模型表达
数据世界→数据(记录、字段)数据模型表达
概念模型反应事物联络的实体。
数据模型描述实体模型的数据。包括实体及实体间联络的数据构造描述、对数据的操作,以及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2.概念模型
是按顾客的观点对数据建模,它是对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顾客和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
E-R模型的基本概念
实体:客观存在的、可以互相区别的事物。
联络:实体集之间关系的抽象表达。
属性:实体或联络所具有的特性。;E-R图
是E-R模型的图形表达。
例如:在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中存在学生、成绩等实体集。该系统的概念模型表达如下图;……;3.数据模型的分类;数据模型(续);数据模型(续);数据模型(续);数据模型(续);主流关系DBMS产品简介
;1.4数据模型之关系模型;1.4数据模型;基本术语的对照:
关系模型中的术语来自关系数学,与程序员
和顾客的习惯说法是相对应的.
;基本概念:关键字
超关键字
能唯一确定记录的字段或字段组合
候选关键字:
能唯一确定记录的至少字段或字段组合
主关键字:候选关键字中的一种。
外部关键字;?外部关键字:A表、B表有相似的字段,该字段在A表中的值唯一,则该字段是A表的主关键字,该字段在B表中的值有反复,则该字段称为B表的外部关键字。;?关系模型
??定义:用二维表表达实体集,通过外部关键字表达实体间联络的数据模型。
构成:关系模型通过一系列的关系模式来表述数据的构造和属性,一般有三个构成部分:
数据构造、数据操作和完整性规则。
性质
关系运算;?关系模型的性质
?属性是原子的,不可分解的。
二维表的记录数随数据的增长而变化,但其字段数是相对固定的。
二维表中的每一列均有唯一的字段名
二维表中不容许出现完全相似的两行二维表中行的次序、列的次序均可以任意互换;关系运算:
老式的集合运算(并、差、交等)
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联接)
例如:从学生登记表(S)中,选出性别为“男”的学生元组,构成一种新关系“男学生登记表”;1.4数据模型;1.4数据模型;软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