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光学基础练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3章 波动光学基础
§13.3 获得相干光的方法 杨氏双缝实验
一.选择题和填空题
1.用白光光源进行双缝实验,若用一个纯红色的滤光片遮盖一条缝,用一个纯蓝色的滤光片遮盖另一条缝,则[ ]
(A) 干涉条纹的宽度将发生改变. (B) 产生红光和蓝光的两套彩色干涉条纹.
(C) 干涉条纹的亮度将发生改变. (D) 不产生干涉条纹.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设缝是水平的.若双缝所在的平板稍微向上平移,其它条件不变,则屏上的干涉条纹[ ]
(A) 向下平移,且间距不变. (B) 向上平移,且间距不变.
(C) 不移动,但间距改变. (D) 向上平移,且间距改变.
3.光强均为I0的两束相干光相遇而发生干涉时,在相遇区域内有可能出现的最大光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把一厚度为e、折射率为n的薄云母片覆盖在S1缝上,中央明条纹将向__________移动;覆盖云母片后,两束相干光至原中央明纹O处的光程差为__________________.
5.一双缝干涉装置,在空气中观察时干涉条纹间距为1.0 mm.若整个装置放在水中,干涉条纹的间距将为____________________mm.(设水的折射率为4/3)
二.计算题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波长?=500 n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双缝上,屏与双缝的距离D=200 cm,测得中央明纹两侧的两条第十级明纹中心之间距离为Δx=2.20 cm,求两缝之间的距离d.(1nm=10-9m)
2.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若,求P点的强度I与干涉加强时最大强度Imax的比值.
§13.4 光程与光程差
一.选择题和填空题
1. 在真空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中从A沿某路径传播到B,若A、B两点相位差为3?,则此路径AB的光程为[ ]
(A) 1.5??. (B) 1.5 ?? n. (C) 1.5 n??. (D) 3??.
2.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束波长为?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 ]
(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C)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D)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13.5 薄膜干涉
一.选择题和填空题
1.两块平玻璃构成空气劈形膜,左边为棱边,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若上面的平玻璃慢慢地向上平移,则干涉条纹[ ]
(A) 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小.(B) 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大
(C) 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不变.(D) 向远离棱边的方向平移,条纹间隔不变.
(E) 向远离棱边的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小.
2.用劈尖干涉法可检测工件表面缺陷,当波长为?的
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时,若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所示,每一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好与其左边条纹的直线部分的连线相切,则工件表面与条纹弯曲处对应的部分[ ]
(A)凸起,且高度为? / 4. (B)凸起,且高度为? / 2.
(C)凹陷,且深度为? / 2. (D) 凹陷,且深度为? / 4.
3.在图示三种透明材料构成的牛顿环装置中,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反射光中看到干涉条纹,则在接触点P处形成的圆斑为[ ]
(A)全明.(B)全暗.(C)右半部明,左半部暗.(D)右半部暗,左半部明.
4.把一平凸透镜放在平玻璃上,构成牛顿环装置.当平凸透镜慢慢地向上平移时,由反射光形成的牛顿环[ ]
(A) 向中心收缩,条纹间隔变小. (B) 向中心收缩,环心呈明暗交替变化.
(C) 向外扩张,环心呈明暗交替变化. (D) 向外扩张,条纹间隔变大.
5.在玻璃(折射率n2=1.60)表面镀一层MgF2 (折射率n2=1.38)薄膜作为增透膜.为了使波长为500 nm(1nm=10-9m)的光从空气(n1=1.00)正入射时尽可能少反射,MgF2薄膜的最少厚度应是[ ]
(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