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型(详细好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及相关结论
1.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补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实验分析
P YYRR(黄圆)×yyrr(绿皱)
↓
F1 YyRr(黄圆)
? ↓
配子
F2
3.相关结论:F2共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1)表现型 (2)基因型
[易错警示] (1)F2中亲本类型指实验所用的纯合显性和纯合隐性亲本即黄圆和绿皱,而不是直接产生F2的F1代,重组类型是指F2黄皱、绿圆。
(2)若亲本是黄皱(YYrr)和绿圆(yyRR),则F2中重组类型为绿皱(yyrr)和黄圆(Y_R_),所占比例为1/16+9/16=10/16;亲本类型为黄皱(Y_rr)和绿圆(yyR_),所占比例为3/16+3/16=6/16。
(3)F2表现型9∶3∶3∶1的比值可以变形为9∶7(3+3+1)、15(9+3+3)∶1、12(9+3)∶3∶1、
12(9+3)∶4(3+1)等。
4.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测交试验:
P: YyRr × yyrr
配子: YR :Yr :yR :yr yr
测交后代:YyRr :Yyrr :yyRr :yyrr
1 : 1 : 1 : 1
(2)测交试验证明:F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细胞学基础
1.实质: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适用条件
(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2)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细胞学基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后期。
[易错警示](1)配子的随机结合不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时。
(2)自由组合强调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一条染色体上的多个基因也称为非等位基因,它们是不能自由组合的。
4.F1杂合子(YyRr)产生配子的情况
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一个精原细胞 4种 2种(YR和yr或Yr和yR) 一个雄性个体 4种 4种(YR和Yr和yR和yr) 一个卵原细胞 4种 1种(YR或Yr或yR或yr) 一个雌性个体 4种 4种(YR和Yr和yR和yr) 5.n对等位基因(完全显性)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规律
相对性
状对数 等位基
因对数 F1配子 F1配子可能组合数 F2基因型 F2表现型 种类 比例 种类 比例 种类 比例 1 1 2 1∶1 4(2×2) 3 1∶2∶1 2 3∶1 2 2 22 1∶1∶1∶1 42 32 (1∶2∶1)2 22 (3∶1)2 3 3 23 1∶1∶1∶1
……∶1 43 33 (1∶2∶1)3 23 (3∶1)3 ? ? ? ? ? ? ? ? ? n n 2n 1∶1∶1∶1
……∶1 4n 3n (1∶2∶1)n 2n (3∶1)n 三、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
思路: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如AaBb×Aabb可分解为如下两个分离定律:Aa×Aa;Bb×bb
(一)配子类型数、配子间结合方式、基因型种类数、表现型种类数
1、配子类型的问题
示例 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Aa Bb Cc
↓ ↓ ↓
2 × 2 × 2 = 8 种
总结:设某个体含有n对等位基因,则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n
2、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
示例 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先求AaBbCc、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
AaBbCc→8种配子、AaBbCC→4种配子。
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子间的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之间有8×4=32种结合方式。
3、基因型类型的问题
示例 AaBbCc与AaBBCc杂交,求其后代的基因型数
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
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
Cc×Cc→后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