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9∶7 即A_bb、aaB_、aabb个体的表现型相同 时,表现双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9∶3∶4 即A_bb和aabb的表现型相同或aaB_和aabb的表现型相同 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 其余正常表现 15∶1 即A_B_、A_bb和aaB_的表现型相同 A、B同时存在 1∶3 1∶1∶2 3∶1 aa(或bb)成对存在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或B) 在基因型中的个数影响性状表现(数量遗传) AABB∶(AaBB、AABb)∶ (AaBb、aaBB、AAbb)∶ (Aabb、aaBb)∶aabb=1∶4∶6∶4∶1 AaBb∶(Aabb、aaBb)∶aabb=1∶2∶1 致死 AaBb∶Aabb∶aaBb∶aabb=4∶2∶2∶1,其余基因型个体致死 AaBb∶Aabb∶ aaBb∶aabb=1∶1∶1∶1 显性基因 显性纯合 2.性状分离比9∶3∶3∶1的变式题解题步骤 (1)看F2的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2)将异常分离比与 进行对比,分析合并性状的类型。如比例为9∶3∶4,则为 ,即4为两种性状的合并结果。若分离比为9∶6∶1,则为9∶(3∶3)∶1;若分离比为15∶1,则为(9∶3∶3)∶1。 正常分离比9∶3∶3∶1 9∶3∶(3∶1) [跟进题组] 题组一 无“致死”状况下的变式分离比 1.(2015·上海卷,26)早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 mm,每个隐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 mm。花长为24 mm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答案 D 2.(2015·福建卷,28)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__________________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推测成立。 (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________。由于三倍体鳟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解析 (1)F2出现9∶3∶3∶1的变式9∶3∶4,故F1基因型是AaBb,杂合子表现出黑眼黄体即为显性性状。亲本红眼黄体基因型是aaBB,黑眼黑体基因型是AAbb。(2)据图可知,F2缺少红眼黑体性状重组,其原因是基因型aabb未表现红眼黑体,而表现出黑眼黑体。(3)若F2中黑眼黑体存在aabb,则与亲本红眼黄体aaBB杂交后代全为红眼黄体(aaBb)。(4)亲本中黑眼黑体基因型是AAbb,其精子基因型是Ab;亲本中红眼黄体基因型是aaBB,其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基因型都是aB,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不排出极体,导致受精卵基因型是AaaBBb,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三倍体生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无法产生正常配子,导致其高度不育。 答案 (1)黄体(或黄色) aaBB (2)红眼黑体 aabb (3)全为红眼黄体 (4)AaaBBb 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难以产生正常配子(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正常配子) 题组二 “致死”状况下的变式分离比 3.雕鸮(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