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项目内控体系建设条件下的风险管理审计探讨 .pdf
以
睇卜项目内瞄件下审
瞄寸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海外市场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海外业务面
的风险、风险发生机率也在不断增大,实施风险管理审计不仅有助于提高境外
项目的风险防范能力,更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管理”与“服务”的职能。本
文从风险管理审计概念入手,分析了风险管理审计与内控审计的区别与联系,阐
述了开展境外风险管理审计的必要性,指出了现阶段境外项目风险管理审计中存
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审计之间相互借鉴、相辅相成的关系;
最后通过列举实例,详细阐述了在内控体系建设的环境下如何对境外项目开展风
险管理审计。
【关键词】境外项目;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审计
一、风险管理审计概述
(一)风险管理审计的涵义
企业风险管理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
进行以测试风险管理系统、各业务循环以及相关部门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
管理及处理等为基础的一系列审核活动,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控制过程进行监督、
评价和咨询,并提出改进和加强风险管理的意见或建议。
(二)与传统内部控制审计的区别
近年来,内部审计正在从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而内部控制
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不管
是在目标定位上还是在职能上,乃至内容方法上都有共性和交叉的部分,但区别
是主要的,主要表现在:
1.内部控制审计局限于会计控制,风险管理审计覆盖经营管理全过程
内部控制审计更多得服从于会计、审计工作的需要。内部控制强调不相容职
务分离,强调授权控制,强调检查监督,强调风险与控制,其最终目的还是离不
开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公允和法律法规的严格遵守。而风险管理审计更多的
是对经营管理活动中突出的风险点的识别与评估,目的是建议对这些风险点实施
必要的控制。
2风.险管理审计的内容较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范围更广
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有经营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合规目标三类;风险管理的
目标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及合规目标四类。可以看出风险管理比
内部控制多了一个战略目标。战略目标属高层次目标,它与企业的使命息息相关。
这就意味着风险管理审计要格外关注影响企业的战略的风险,要站在高管层的角
度识别、评估风险,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开展境外风险管理审计的必要性
1.境外机构所面的风险日益复杂,要求内部审计向风险管理审计转型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并未结束,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的
可能性依然存在,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境外项
目在经营业务管理、资金、资产管理、汇率管理、预算管理、税收筹划等方面面
着较大风险,这就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不能再局限于
传统的单纯审查财务、查错防弊等内容,而是应在“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服
务”的职能,做到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并重,就防范风险、加强管理和控制提出
意见和建议,为加强境外机构风险管控能力与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起到更大的作用。
2风.险管理审计在满足覆盖面的前提下突出重点,平衡审计成本与效益
境外审计往往时间紧、任务重,境外机构分布点多、面广,地区间、国家间
在地缘政治、经济、法律环境和文化宗教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在传统的审计模式
下,全面审计和保证重点很难结合,往往被割裂开来,或顾此失彼。因为在审计
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若要侧重覆盖面,将时间与精力在法律法规健全、管理体系
执行有效等一般风险领域投入过多,势必造成审计深度不够,重要风险领域未识
别或无法深入,会使有限的审计资源无法充分发挥其效果。
风险管理审计既要境外机构内部经营和管理,又要关注其外部环境和关系;
既要审计管理层的决策和战略,又要审计基层的运行和操作,关注业务运转的各
个环节,把握组织之间、部门之间、业务流程之间接口上的风险。可以说,风险
管理审计把审计覆盖面与审计重点结合了起来。只有全面进行审计,才能准确地
预测风险;在全面审计的基础上,风险管理审计又根据重要性原则,从风险的严
重程度及其对境外机构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