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章末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发布:2025-03-23约5.9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1-

章末检测(三)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123页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23·四川成都市高一期末]马铃薯原产于安第斯山地的高山区,目前已被广泛种植于150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是马铃薯的第一生产大国。内蒙古中部的乌兰察布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占全自治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2,产量位居全国前列。2011年乌兰察布马铃薯获得丰收,但却患病了滞销。据此完成1~2题。

1.内蒙古乌兰察布与安第斯山地的高山区相比,适合马铃薯种植的相像的自然条件是()

A.纬度较高B.地势起伏大

C.气候温凉D.气温年较差大

2.乌兰察布利用网络推销方式,解决了该地马铃薯滞销的问题,其主要缘由是()

A.市场信息畅通B.农业技术提高

C.政策导向得力D.运输条件改善

解析:第1题,马铃薯属于冷凉作物,宠爱生长在温度相对较低的地方(10~25℃)。第2题,利用网络推销方式,使得市场信息畅通,缓解了该地马铃薯滞销的问题。

答案:1.C2.A

如图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据此完成3~4题。

3.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4.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充分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热量条件好

解析:第3题,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油菜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主要是由各地的热量条件差异造成的。第4题,a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高原上热量不足,但河谷地势相对较低,因此热量条件相对较好,适宜种植油菜。

答案:3.B4.D

[2023·福建省福州市高一期中]城市微农业是以满足城市人群共性化需求为目的的新兴产业,其包含了阳台农业、屋顶农业等。读图,据此完成5~7题。

5.城市微农业兴起的主导因素为()

A.科技 B.政策

C.市场 D.劳动力

6.相对于农村的传统农业,城市微农业()

A.生产规模大 B.产品质量差

C.生产条件好 D.产品价格高

7.城市微农业的进展能够()

A.延长室内空调的使用时间

B.转变城市农业种植结构

C.增加城市的雾霾天气

D.增加市民就业机会

解析:第5题,城市微农业是以满足城市人群共性化需求为目的的新兴产业,兴起的主导因素为市场需求,C项正确。第6题,相对于农村的传统农业,城市微农业以满足城市人群共性化需求为目的,服务对象的经济收入高,产品价格高,D项正确。第7题,城市微农业的进展能够增加市民就业机会,D项正确。能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缩短室内空调的使用时间,A项错误。不会转变城市农业种植结构,B项错误。可能减轻城市的雾霾天气,C项错误。

答案:5.C6.D7.D

如图为我国东部某省针对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读图,据此完成8~9题。

8.该农业生产模式,将()

A.因地制宜,减轻土地的盐碱化

B.降低区域整体海拔

C.减轻农民劳作负担

D.导致严峻的农药污染

9.最适宜推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解析:第8题,该农业模式是鱼塘—台田模式,既满足了农业生产的土地需求,又解决了土地盐碱化问题,削减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因地制宜进展农业。塘泥筑台田,对该地的整体海拔没有影响。该生产模式没有节约人力的机械设施,不能减轻农民劳作负担;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农药,不会加重农药污染。第9题,依据图中的农作物类型分析可知,小麦、玉米是北方作物;三江平原不适宜棉花生长;而华北地区有土地盐碱化问题,需要淋盐改造土壤。

答案:8.A9.B

读“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11.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

解析:第10题,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大致分布在年降水量1200~1800mm、年均温20℃~30℃的地区,应为季风水田农业。第11题,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应为乳畜业,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市场和饲料供应。

答案:10.A11.C

如图中斜线区为某农业地域类型。读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斜线部分为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该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