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4新人教版必修2.docx

发布:2025-03-28约5.6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8-

专题复习:农业区位因素及影响

—以忻州市小杂粮为例

【考纲要求与分析】

考纲分析:“结合实例”是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学问迁移到详细的实例上,“说明”要求学生具有肯定的综合分析实力。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不仅要能够理解“区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还要能将这种理解分析实力运用在详细生产活动“案例”中,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专题分析】

专题地位: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高考地理农业专题和中学区位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涵盖理论也是分析农业地域的形成、季风水田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等几种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成因的基础。

内容分析:本节主要阐述了“农业区位因素及影响”,大体上是以“区位--改变--问题”作为内容编排的逻辑依次。先以忻州种植小杂粮的实例入手,从静态上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再以忻州小杂粮扬名海内外的发展过程为例,从动态上谈这些因素的改变及影响。这样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如何立足区域,做到因地制宜。

【设计亮点】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杂粮分会理事长田鸿儒说过,“世界小杂粮在中国,中国小杂粮在山西,山西小杂粮在忻州。”大胆运用乡土地理来诠释农业区位因素及影响,更有代入感,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当地地理环境。课堂开头设置学生“分五谷”的小环节,亲眼相识、亲自触摸。由学生编排的小情景剧展示农业主要区位因素。结尾提升格局,着眼于忻州市将来的发展,体会学以致用的价值。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的家庭生活环境不同,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学生可能对农业学问的了解有肯定差异。但本节内容涉及到的农业案例均配以详尽图文资料,学问过渡自然,作为一轮复习难度并不大,但综合性强。从预习反馈状况来看,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内容,但由于某些学问点到为止,成为学生分析案例时的障碍,须要老师有效地引导,将学问细化深化,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通过图文材料获得有效信息及分析案例的实力。

【反馈问题及三维目标】

反馈问题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如何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1、2、5、12)

能举例说出影响农业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各有哪些方面。

通过复习梳理学问,结合忻州详细的地理环境,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学问价值:农业的内容可谓贯穿于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梳理基础学问,构建学问体系。

2.应用价值:驾驭常见题型解题思路,提高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实力和解决问题实力,体会地理学问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高考价值:近五年多省区高考都对本节内容进行过考查,是高频考点。

4.发展价值:许多高校设置特地探讨农业的专业。

如何分析自然因素的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改变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5、7、8、11)

能通过图文材料获得某地自然因素的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改变的有效信息。

结合忻州小杂粮扬名海内外的发展过程,分析自然因素的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改变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改变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学难点】各种区位因素改变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师生合作与探究

【教具打算】多媒体课件

【课时支配】1课时

【新课导入】

“分五谷”环节

(展示关于小杂粮的常识)

老师将大家的反馈问题进行整理,归类为两大问题:

(展示反馈问题及三维目标)

反馈问题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如何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1、2、5、12)

能举例说出影响农业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各有哪些方面。

通过复习梳理学问,结合忻州详细的地理环境,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学问价值:农业的内容可谓贯穿于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梳理基础学问,构建学问体系。

2.应用价值:驾驭常见题型解题思路,提高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实力和解决问题实力,体会地理学问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高考价值:近五年多省区高考都对本节内容进行过考查,是高频考点。

4.发展价值:高校许多特地探讨农业的专业。

2.如何分析自然因素的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改变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5、7、8、11)

能通过图文材料获得某地自然因素的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改变的有效信息。

结合忻州小杂粮扬名海内外的发展过程,分析人类对自然因素的改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改变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这几个小组提出的问题紧扣本节重难点,特别棒!特殊是2、5组。接下来,了解一下大家最为关注的“高考价值”,近五年的考点设置。其中,标红考点是本节重点内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