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题带答案2022.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题带答案202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
1.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
B.夸美纽斯和杜威
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
D.赫尔巴特和杜威
答案:D。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等;杜威是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2.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摊上的水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小林低头回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这说明小林缺乏()
A.道德认识教育
B.道德情感教育
C.道德意志教育
D.道德行为教育
答案:C。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小林知道拿别人东西不对,但忍不住,说明缺乏道德意志。
3.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
①幼儿教育②初等教育③中等教育④成人教育⑤高等教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B。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不属于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的范畴。
4.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生活性
B.计划性
C.组织性
D.系统性
答案:A。家庭教育具有生活性的特点,它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进行的,不像学校教育那样具有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
5.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
A.历史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文献法
答案:C。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相关资料的研究方法。
6.儿童出现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是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答案:A。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眼睛干涩、夜盲症等。
7.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前面,一会儿又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面,这种注意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
A.注意分散
B.注意起伏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答案:B。注意起伏是指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地加强和减弱。注视棱台框架时注意反复变化就是注意起伏的表现。
8.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说明思维具有()
A.间接性
B.概括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答案:A。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物与头脑加工来进行反映。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言行了解内心世界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
9.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整体型
D.系列型
答案:A。场独立型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
10.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心理学家是()
A.罗杰斯
B.斯金纳
C.班杜拉
D.桑代克
答案:C。班杜拉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直接强化是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自我强化是指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11.小英到医院打完针后,在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害怕,这种心理现象是()
A.内化
B.泛化
C.焦虑
D.移情
答案:B。刺激泛化是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小英对穿白大褂的医生产生了条件反应,之后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属于泛化。
12.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课程属于()
A.理想的课程
B.正式的课程
C.领悟的课程
D.运作的课程
答案:A。理想的课程是指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正式的课程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等。领悟的课程是指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运作的课程是指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
13.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教学合一
B.量力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A。“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体现了教学合一的原则,强调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14.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