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分达标8.doc
PAGE
PAGE1
高分达标8
一、单选题
1.(2024·湖南永州)据统计,161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全部出口货物总值中实物只占6%,金银占94%,在1660—1720年的60年里,贵金属占该公司向亚洲输出总值的87%。1600—1800年,经欧洲市场流入亚洲的美洲白银多达32000吨。这一状况(C)
A.促进了当时亚洲地区的社会转型
B.体现了欧洲重商主义的要求
C.反映出亚洲经济仍具有确定的优势
D.变更了东西方贸易的传统格局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早期欧洲的对外贸易,解读材料信息可知,17世纪到19世纪初,欧洲大量白银流往亚洲地区,说明当时欧洲出口亚洲的商品有限,即当时欧洲在与亚洲的对外贸易中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说明亚洲经济具有确定优势,故选C项;大量黄金流入亚洲,并没有推动亚洲地区的社会转型,当时亚洲仍旧处于封建社会,故解除A项;重商主义强调白银是财宝的象征,激励出口,限制进口,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故解除B项;古代与近代早期,在东西方贸易中,西方始终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故解除D项。
2.(2024·四川凉山)16世纪,天花由西班牙人带入美洲,不仅击溃了印第安人的反抗力,也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冲击。印第安人不再信任神的庇护,转而信仰“欧洲上帝”。材料表明天花这种传染病(C)
A.导致美洲土著人口大量死亡 B.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C.加快了欧洲折服美洲的进程 D.导致印第安文明的彻底消亡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6世纪西班牙人将天花带入美洲,在身体上击溃了印第安人的反抗力,在心理上也造成了冲击,印第安人由原来的信奉神的庇佑转变为信仰欧洲基督教,这是一种文化入侵现象,是欧洲的一种殖民手段,它加速了欧洲对美洲的折服进程,故选C项;材料信息并未体现美洲土著人的大量死亡的数据,故A项解除;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标记是1857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材料中反映的时间是16世纪,故B项解除;“彻底消亡”说法确定,故D项解除。
3.(2024·山东日照)17世纪,一系列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诸如手工工场、公司都拥有了独立的全部权,人们也要求爱护自己的私有财产。同时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巩固了私有产权的合法性与平安性。这表明(B)
A.经济发展引发了生产经营方式变革
B.市场经济促进产权意识与法治建设
C.人文主义激励人们享受现世的华蜜
D.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组织形式革新
【解析】据题意可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私有财产的爱护意识增加,政府也出台相关法律措施爱护私有产权,说明市场经济促进了产权意识与法制建设,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私有产权意识的增加,不是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和生产组织形式的革新,解除A、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享受现世华蜜的思想,解除C项。
4.(2024·浙江宁波)18世纪60和70年头的英国,两种相互冲突的观点广泛地被接受,一方面是通过军事力气促进英国贸易发展和国家实力提升,另一方面是反对增加国内税收并将其看作对英国人的权利的侵蚀。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这两种观点都(B)
A.体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B.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C.符合国王“统而不治”的现实 D.适应自由同等的时代主题
【解析】依据“一方面是通过军事力气促进英国贸易发展和国家实力提升,另一方面是反对增加国内税收并将其看作对英国人的权利的侵蚀”可得出,这些都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B项正确;A项只体现了后者,解除;材料与国王“统而不治”的现实没有干脆关系,解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政治方面,解除D项。
5.(2024·河北唐山)1660年4月,流亡国外的英国国王查理·斯图亚特发表了《布雷达宣言》,提出了三项承诺:对于在革命期间所发生的土地和财产变动予以保障;大赦一切革命的参与者;保证明行宗教信仰自由。随后英国议会承认查理·斯图亚特可以接着担当英国国王。这一事务(B)
A.彻底否定了“君权神授”理论 B.短暂缓和了英国国内的社会冲突
C.为君主立宪制度奠定法律基础 D.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解析】依据材料内容可知,流亡在外的英王查理一世明确保障了革命者的权益,随后议会也承认了国王的地位。国王所代表的是英国的封建地主阶级,而英国议会代表的是新兴资产阶级,这一事务则是双方为维护自身利益达成的妥协。英国国内冲突,即封建地主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冲突得到了缓和,B项正确;彻底否定“君权神授”理论是《五月花号公约》的签订,解除A项;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奠定法律基础的是《权利法案》,解除C项;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是在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后,解除D项。
6.(2024·安徽合肥)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伦理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不仅激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宝,而且把劳动获利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