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docx

发布:2025-03-20约4.3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一、课程背景

绘本作为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儿童读物,以其丰富的画面、生动的故事和简洁的文字,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需求,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然而,目前学校阅读课程体系中针对低年级绘本阅读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的设计。因此,开发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程目标

1.培养阅读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绘本阅读活动,激发低年级学生对阅读的热爱,让阅读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喜爱的活动。

2.提升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如观察画面、理解文字、预测情节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丰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绘本故事中感受不同的情感,如快乐、悲伤、勇敢、善良等,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促进多元发展:借助绘本阅读,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内容

1.经典绘本推荐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挑选国内外经典绘本,如《大卫不可以》《猜猜我有多爱你》《好饿的毛毛虫》等。这些绘本具有主题鲜明、形象生动、富有教育意义等特点,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

-每个学期推荐一定数量的绘本,形成绘本阅读资源库,供学生自主选择阅读。

2.绘本主题分类

-情感认知类:包括表达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情感的绘本,如《我爸爸》《我妈妈》《爷爷一定有办法》等,帮助学生感受情感的美好,学会表达和理解情感。

-品德教育类:如《爱心树》《蚯蚓的日记》《小黑鱼》等绘本,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科普知识类:选取介绍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等方面知识的绘本,如《神奇校车》系列、《肚子里有个火车站》《一粒种子的旅行》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科学和生活的兴趣。

-想象力与创造力类:像《母鸡萝丝去散步》《大卫·香农作品系列》等绘本,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3.绘本阅读指导

-阅读前:引导学生观察绘本封面、封底、环衬等,猜测故事内容,激发阅读期待;介绍绘本的作者、创作背景等相关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绘本。

-阅读中: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如逐页阅读、跳跃阅读、重点阅读等;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细节,理解文字含义,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阅读后:组织学生进行故事复述、角色扮演、绘画创作、手工制作等活动,加深对绘本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主题,分享阅读收获,培养阅读反思能力。

四、课程实施

1.教学安排

-每周绘本阅读课:安排专门的课时进行绘本阅读教学,一、二年级每周至少开设一节绘本阅读课,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绘本阅读和学习。

-晨读与午读:利用晨读和午读时间,组织学生自主阅读绘本,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

-亲子阅读: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绘本阅读,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如亲子共读、故事表演等,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2.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向学生讲解绘本的基本信息、阅读方法、故事内容等,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绘本。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绘本中的问题、情节、主题等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扮演绘本中的角色,深入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和情境,增强对绘本的理解和记忆。

-游戏法:设计与绘本相关的游戏活动,如绘本拼图、故事接龙、猜谜语等,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绘本封面、播放与绘本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讲述有趣的小故事等方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环节:按照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绘本阅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拓展环节:根据绘本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拓展活动,如绘画、手工、音乐、舞蹈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绘本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结环节: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阅读内容,分享阅读收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阅读更多的绘本。

五、课程评价

1.评价目的: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绘本阅读情况,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