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课件.pptx
微生物與病原微生物;微生物(microorganism)
自然界中一大群個體微小、結構簡單、
肉眼看不見,必須籍助光學顯微鏡或電子
顯微鏡放大數百倍、數千倍,甚至數萬倍
才能觀察到的微小生物。;一.微生物的種類和分佈;*非細胞型微生物:
無典型細胞結構,無能量產生酶系統,只能在活細胞內增殖;核酸類型為DNA或RNA。
病毒屬於此類微生物。;*原核細胞型微生物:
核呈環狀裸DNA團塊,無核膜、核仁;細胞器不完善,只有核糖體;DNA和RNA同時存在。分古生菌和細菌二大類。細菌的種類繁多,包括: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和放線菌。;*真核細胞型微生物:
細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細胞器完整。
真菌屬於此類微生物。;微生物的特點
體積微小、結構簡單、種類繁多、繁殖迅速、容易變異、分佈廣泛。;二、微生物與人類的關係;絕大多數微生物對人和動、植物是有益的,而且有些是必需的。
正常情況下,寄生在人類和動物中微生物是無害的。;
微生物學與醫學微生物學;微生物學(microbiology)
生命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主要研究微生物的種類、分佈、形態、結構、代謝、生長繁殖、遺傳和變異及其與人類、動物、植物、自然界的相互關係。;醫學微生物學(medicalmicrobiology)
研究與醫學有關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致病機制、機體的抗感染免疫、特異性檢測方法以及相關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等,以控制和消滅感染性疾病,保障和提高人類健康水準。;醫學微生物學(medicalmicrobiology)
研究與醫學有關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致病機制、機體的抗感染免疫、特異性檢測方法以及相關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等,以控制和消滅感染性疾病,保障和提高人類健康水準。;;臨床微生物學基礎;臨床微生物學基礎;臨床微生物學基礎;臨床微生物學基礎;臨床微生物學基礎;臨床微生物學基礎;臨床微生物學基礎;常見病原菌感染的特點;病原菌;病原菌;人體的正常菌群;厭氧菌;臨床常見的厭氧菌*;正常厭氧菌群在體內的分佈;正常厭氧菌群在體內的分佈;厭氧菌易感因素;厭氧菌特殊易感因素;基礎疾患與厭氧菌感染;厭氧菌???殖部位及所致感染;厭氧菌感染的發生率;診斷;厭氧菌感染的線索;真菌種類;常見深部真菌感染分類;常見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不同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常見的深部真菌感染部位;2.實驗室檢查:
痰直接塗片染色:找到芽生孢子或/及假菌絲或菌絲,有診斷意義。
如查到大量的假菌絲說明是念珠菌處於致病狀態(要結合臨床)。
痰培養:陽性率僅30%左右,並且有假陽性(正常人約10%~20%
痰中可檢到念珠菌)。
血培養:陽性率很低,因菌血症持續時間短。
組織病理學:於可疑病灶處行TBLB、經皮穿刺、肺活檢,標本行
HE、PAS或嗜銀染色找到大量真菌可確診,其敏感性高於培養。;3.免疫學檢查:
?測念珠菌抗原:
?甘露聚糖抗原:該物質是真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正常人血漿中含量4.0pG/ml,白色念株菌感染時患者血漿中含量迅速升高,操作簡便,2小時便可得結果,其敏感性及特異性為53%和94%。但保留時間較短。
?47KD的胞漿蛋白抗原:可能是白色念珠菌抗原在受熱條件下分解產物,如陽性,有助於診斷。
?測念珠菌代謝產物:
用氣液相色譜分析法檢測血清念珠菌代謝產物(如阿拉伯糖、甘露糖等),念珠菌感染後血清D-阿拉伯糖水準升高,血清阿拉伯糖/肌酐治療下降,故是早期診斷侵襲性念珠菌感染的敏感指標,並能檢測治療效果,診斷價值較高。;據中國預防醫科院編制的《醫院感染監測指南》,如採取同一標本,如血、尿、分泌物、引流物或深部痰(需先清潔口腔)等,經連續2次以上培養出同一種真菌,或多次塗片查出大量真菌孢子或菌絲者,再結合臨床,方能確定診斷。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考慮肺真菌病:
①有肺部炎症性疾病,經足量抗生素或正規抗癆治療,病情迅速
惡化,痰中抗酸菌陰性者;
②年老體弱,特別是用大量抗生素、糖皮質激素或細胞毒藥物後
出現的肺部感染;
③X線檢查發現新病灶,特別在兩肺中下野,難以用一般細菌性或
病毒性肺炎解釋者;
④出現典型鵝口瘡,白色或灰白色粘稠拉絲痰者。
但均需與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肺結核、肺轉移癌等鑒別。;醫院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內容;病原體(病原生物);致病性微生物;條件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