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科绪论及儿童保健.ppt

发布:2017-08-26约3.09千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幼儿期特点 1.体格生长速度逐渐减慢 2.神经精神发育迅速,表现在语言,动作和视感知能力都明显发展 3.日常生活能力增强,与成人交往等社会性活动增加。 4.意外事故及传染病发生机会增加 幼儿期保健内容 1.合理安排膳食:供给足够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且应保持平衡和正确比例 2.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早期教育:学习,思想教育 4.体格锻炼:三浴和体操 5.预防传染病:预防接种加强免疫;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6.预防意外事故 学龄前期特点 1.生长较缓慢、速度平稳 2.牙齿的生长 3. 神经精神发育如同婴幼儿期一样较迅速,中枢神经系统比幼儿期更趋成熟。有强烈的好奇心,爱探索。 4.免疫系统及消化系统功能基本成熟 学龄前期保健内容 1.合理安排膳食 2.学前教育,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体格锻炼,室外游戏 4.预防意外事故 学龄期特点 1.换牙 2.环境的变化 3.免疫性疾病及意外事故损伤 学龄期保健 1.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2.合理营养及作息制度 3.体格锻炼,体育课,形式多样 4.预防龋齿、近视等疾病及意外事故 5.加强心理保健,促进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行为异常与疾病 青春期特点 1.青春期是人生第2个生长最快的时期 2.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3.内分泌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心理发育(逻辑思维、道德观等)达到新的水平 4.青春期因生长快,总热能需要多,如果供应不足,可以发生生长发育延迟和性成熟延迟 青春期保健内容 1.合理营养 2.增强体质:中学生学习负担重,良好的体质是保证完成学习任务的物质条件 3.预防疾病 5.性教育 6.道德、法制教育 五、计划免疫管理形式 散居儿童:地段责任制 集体儿童:医务室管理 预防接种疫苗 卡介苗 小儿麻痹糖丸 麻疹疫苗 百白破三联疫苗 乙肝疫苗 流脑疫苗 乙脑疫苗 其它疫苗 预防接种有关事项 预防接种禁忌症 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者 明确过敏史者禁种白喉破伤风类毒素、麻疹、脊髓灰质炎、乙肝疫苗 结核、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及其它皮肤病不种卡介苗 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发热、腹泻和急性传染病忌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本人或家人患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有抽搐史者禁百日咳菌苗 谢 谢! * 绪论中只讲年龄分期,各期特点在儿童保健中与保健重点一起讲解。 大纲要求 【目的要求】 一、熟悉儿科学的特点 二、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特点 【教学内容】 一、一般介绍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二、重点讲解儿科学的特点。分基础与临床讲述。 三、重点讲解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 一、定义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的医学科学。 改善小儿体质,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从体格、心理行为等方面来研究和保护儿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二、任务 三、范围 儿童保健和儿童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胎儿~青少年。 四、对象 五、儿科学特点 基础医学:解剖、生理生化、营养代谢、免疫、病理、心理。 临床:病种、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预防。 六、年龄分期 胎儿期:从精卵结合到小儿出生,约40周。 胚卵期:精卵结合到2周。 胚胎期:第3~8周。 胎儿期:第9周到出生。 新生儿期:自出生时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 早期新生儿:出生后1周的新生儿。 晚期新生儿:出生后2~4周的新生儿。 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 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 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6~7岁)。 学龄期:入小学(6~7岁)到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 青春期:女孩从11~12岁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到18~20岁。 围生期(围产期):胎龄满28周到出生后满7天。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一、定义 儿童保健是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期的生长发育、营养保健、疾病防治、健康管理和生命统计。 它属于预防医学范畴,是以群体为主、防治结合、适应于生物––心理––社会这一医学模式的学科。 二、任务 保障并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防治小儿常见病、多发病,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 儿童常见病: 肺炎、腹泻、营养不良性贫血、VitD缺乏性佝偻病 儿童死因顺位: 肺炎、腹泻、意外死亡 适宜技术GOBI: G––生长监测 O––口服补液治疗 B––母乳喂养 I ––扩大免疫计划 三、儿童保健组织管理 ㈠儿童保健行政和业务关系 基妇司 ? 妇幼处?省级妇幼保健院?省级医院儿科、儿童医院 ? ? 妇幼处?市级妇幼保健院?市地级医院儿科、儿童医院 ? ? 防保科?区县妇幼保健所?区县级医院儿科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