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患者健康教育【预防与保健 】.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脑卒中预防: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波立维等 中药制剂 降脂药物 控制血压 控制血糖 治疗心脏病,必要时抗凝治疗(预防房颤导致脑栓塞) 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 途径:在医生指导下 治疗和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祝中老年朋友: 身体好!心情好! 中国高血压发病趋势 成年人中10%有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患者 1亿 血压每增加 10毫米汞柱 ,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即增加 54%,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即增加 47%. 有效的降压治疗可降低和各种类型脑卒中发病率的 38%, 降低脑卒中病死率的 58%。 大于140/90mmHg: 不服用降压药物,提倡改变生活方式,包括 : ①控制体重; ②减少食盐摄入量(6g/日);中国人平均每日摄入食盐15g左右 ③慢跑或步行,每次30~60分钟,每周3~5次; ④限制烟酒(每日饮酒相当于乙醇50g); ⑤补充钙和钾,每日新鲜蔬菜400~500g;钙400mg,牛奶500ml; ⑥减少脂肪摄入. 当6个月内血压仍高于140/90mmHg,接受药物治疗。 180/100mmHg,应接受药物治疗,目前降低了药物治疗的标准。 降压标准 一般人130/80mmHg;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150mmHg,舒张压65~70mmHg. 合并糖尿病:130/80mmHg. 强调: 1、多度、过快地降压可引起脑梗塞; 2、治疗个体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糖尿病发病率 全国糖尿病发病率 1979~1980年:0.67% 1996年:3.21% 60岁人群中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发生率:11%。 糖尿病2000~3000万人, II型糖尿病约占90%~95%。 糖尿病者比正常人脑梗塞的发生率高3倍 定期检测血糖,应控制血糖餐后2小时在8~10mmol/L,空腹在6.99 mmol/L以下; 饮食控制(我院内分泌讲座); 有氧运动锻炼; 应控制收缩压130/舒张压80mmHg; 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 服用降脂药物,降低低密度胆固醇。 肥胖与脑卒中 BMI: =体重(kg)/身高(m)2 (如身高1.68m,体重68kg,BMI=24.09) 体重的判断(WHO亚太地区标准) 正常 18.5~22.9 肥胖前期:23~24.9 I级肥胖:25~29.9 II级肥胖:30 对人体的危害: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睡眠障碍、癌症发生率增加等 降低体重的方法 一般高血压和糖尿病者采用的散步、轻体力运动均无减轻体重的 作用,但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有效。减肥需要较强的运动。 总热量(基数热量):20~39岁年龄需要量 40~49岁减少5% 50~59岁减少10% 60~69岁减少20% 70~79岁减少 30% 晚餐量要控制。 危害:血管病变,包括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 增加脑梗死的发生率; 不增加脑出血的发生率; 增加冠心病的发生率。 血脂异常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 采用低热量、低脂肪平衡饮食; 控制每日摄食总量; 每日饮用原汁红葡萄酒 (50g); 限制动物内脏,蛋黄摄入每日不超过1个 增加食物纤维摄入量. 长期坚持饮食调整,如果无效,服药治疗。 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 各种药物作用途径不同,有些主要降低胆固醇,有些则主要降低甘油三酯,因此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长用药物有贝特类和他汀类药物。 缺乏运动与脑卒中 运动方式和方式: 因人因地而异,如慢跑,步行,健身操,游泳等;不提倡爬山和登楼梯,因为老年人中有膝关节疾病者比例较高。 有氧运动(等张运动),即轻、中强度的运动,以不气喘为度 运动中最快脉搏170 — 年龄,60岁者心率90~120次/分钟为妥。 剧烈、高强度(乏氧)运动增加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 有氧运动(等张运动) “三五七”方式 “三” :每次步行30min,每日1~2次; “五” :每周 (3~)5次运动; “七” :中等强度运动,即运动强度为心率加年龄等于170; 运动方式:慢跑,步行,因人因地而异。 保证足够睡眠。 对无脑血管病的朋友建议: 保持良好的情绪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定期做身体检查、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浓度 脑血管病朋友 尽早到医院诊断和治疗,“时间就是大脑” 脑梗死后3~6小时:不可逆损害 中国3小时就诊率小于1% 院前健康教育:早期识别中风 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流程 卒中常见的5个主要警告信号 ①身体的一侧或双侧,上肢、下肢或面部出现无力、麻木或瘫痪。 ②单眼或双眼突然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或视物成双。 ③言语表达困难或理解困难。 ④头昏目眩、失去平衡,或任何意外摔倒,或步态不稳。 ⑤头痛(通常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