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二版)(黄建忠)第七章 对外贸易资本经营.ppt

发布:2017-03-27约2万字共9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对外贸易资本经营 ? 本章要点:本章从资本经营的角度考察对外贸易经营活动,重点研究对外贸易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股票上市、企业购并等理论与实务,对外贸企业与资本市场的融资及资本经营的风险来源、防范与管理等问题也做了相应的阐述。 第一节 :外贸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 一、股份化经营对外贸生产企业转变经营机制的作用? 股份经济是在现代生产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形式,它最初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它能够在短期内向社会筹集到巨额的资本,投入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实际经营.并且,由于股份资本的不可撤回性,可保障企业长期稳定的资金运用。 第二节 外贸企业与资本市场 外贸企业走资本经营的道路,就不可避免地与资本市场发生紧密的联系。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广义地说,资本市场主要由长期资本市场、短期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中介服务组成。其中,长期资本市场是由一年期以上的投资行为构成的,表现为长期资金投入形成较为稳定的股权、债权等直接投资关系;短期资本市场是由一年期以内的投资行为组成的,表现为短期资金投入形成的不稳定的股票、债券及其他有价证券的流通转让等间接投资关系;所谓资本市场的中介服务,主要是指为资本市场提供规范服务的资产评估机构、审计机构、证券承销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外贸企业开展资本市场的业务活动,就必须与上述机构和投资行为发生关系。 3、改制企业所有权人对评估结果进行确认,并将评估结果和资产处置方案报上机部门确认批准。对于所评定资产的处置,通常包括经营性资产处置与非经营性资产处置两个方面。企业除将经营性资产用于改制后公司的出资外,对于非经营性资产,改制的企业应当将其从企业资产中“剥离”出来,或归口给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管理,或实行社会化经营以达到自负盈亏,对于非经营性资产所从属的就业人员也应做出合理的安置。 第三节 外贸企业的一般融资业务 根据我国外贸企业的实际,一般地说,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自有资本不足、经营项目单一等问题,加上“以量取胜、价格竞争”的粗放经营模式影响,资金需求量大而盈利空间有限。因此,外贸企业对各类融资业务有很强的依赖性。 外贸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具体融资行为,取决于几个因素: 一是资本市场可提供的服务品种和价格, 二是外贸企业所需的融资规模, 三是融资期限。从综合角度分析,这些融资业务可分作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两类,即对外贸易短期信贷和对外贸易中长期信贷。 第四节 外贸企业资本经营中的风险防范 风险是一种与所有的经济活动相伴相生的事物或因素,外贸企业的资本经营与产业经营相比较,是蕴涵风险机会更多、风险控制难度更大、风险管理更为复杂、风险导致的损害可能更大的经营活动。当然,外贸资本经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通常也比产业经营更为可观。因此,外贸企业既要积极从事资本经营,又要时时、处处地做好风险防范及管理、控制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经营管理能力,实现外贸企业经营的综合效益。 在证券市场上,强势企业可以通过收购上市公司控股股权的方法实现“买(借)壳上市”,在整合上市公司的基础上,发挥上市公司的产业经营、资本经营双重优势,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壮大自身实力、实现多元经营、增加市场占有率。 按照传统的行业分类方法,企业购并可以分为横向购并、纵向购并和混合购并三种类型。 由于现代金融创新的发展,企业购并的实现方式趋于多样化。通过银行融资或证券、信托机构投资银行业务的支持,强势企业可以利用“杠杆收购”或“过桥贷款”等手段,轻而易举地完成对其他企业的并购。 五、外贸企业资本运营的其他途径 1、承包(租赁)经营 承包(租赁)经营是指一家公司在完善自身经营管理,取得良好 效益的前提下,根据产业的横向联系、纵向关系或经营管理的经验优势,在一定的协议期内,整体承包(租赁)其他企业的经营权进行独立的经营管理活动,并向被承包(租赁)企业的所有权人缴纳承包(租赁)金的做法。 企业承包(租赁)经营不同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以某些机器设备或厂房为标的的承包、租赁行为。企业承包(租赁)经营的标的对象是被承包(租赁)企业的整体经营权。在协议期内,企业的所有权并未发生转移,而经营权完全让渡给承包(租赁)人。无论经营效益如何,承包(租赁)人都要按时、按量缴纳承包(租赁)金。 承包(租赁)经营是产业经营的延伸发展,但由于它能够使企业用较低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营资本,包括固定资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