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7年高考物理第1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讲 运动的描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质点
(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 的点叫做质点.
(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 和 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
(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参考系
(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 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
(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 .
(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 .通常以 为参考系.;3.位移
(1)定义: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动,它是质点由 位置指向 位置的 线段.
(2)与路程的区别:位移是 量,路程是 量.只有在 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只有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
(2)平动的物体都可以看做质点,而转动的物体不能看做质点.(??? )
(3)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一般遵循描述运动方便的原则.( )
(4)当一个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返回原抛出点时,位移的大小等于上升高度的两倍.( );1.以下情景中,人或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
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
D.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2.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如图所示,七架战机保持“固定队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某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
B.以飞行员为参考系,广场上的观众是静止的
C.以某飞行员为参考系,其他飞行员是运动的
D.以广场上的观众为参考系,飞机是竖直向上运动的;3.如图所示,三位旅行者从北京到上海,甲乘火车
直达,乙乘飞机直达,丙先乘汽车到天津,再换乘
轮船到上海,这三位旅行者中( )
A.甲的路程最小 B.丙的位移最大
C.三者位移相同 D.三者路程相同
解析 三位旅行者从北京到上海,甲乘火车直达,乙乘飞机直达,丙先乘汽车到天津,再换乘轮船到上海,运动轨迹不一样,但首末位置一样,所以位移相同.甲的路程不一定比乙小.故C正确,A、B、D错误.;抓住“三点”理解质点、参考系和位移
1.质点的模型化:建立模型.一是要明确题目中需要研究的问题;二是看
所研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是否有影响.
2.运动的相对性: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运动的描述一般是不同的.
3.位移的矢量性:一是位移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二是位移方向由初位置
指向末位置.;方向;3.瞬时速度
(1)运动物体在 (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矢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 ,是标量.
(2)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在运动时间Δt→0时的 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
(3)平均速率是 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思维深化];4.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方向,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表示运动的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
解析 因为速度是矢量,其正、负号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速率是标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故A、C正确,B错误;
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运动,故D正确.;v;6.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 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 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
A.0.10 m/s B.100 m/s
C.4.0 m/s D.0.40 m/s;[方法提炼];变化快慢和方向;1.以恒定的速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有加速度吗?为什么?
答案 有,因为速度的方向在变化.
2.有加速度的物体一定加速运动吗?为什么?
答案 不一定,要看a与v的方向关系.;7.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 )
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