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福州三中2011届高三化学月考试题.doc

发布:2016-11-28约1.5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福建省福州三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12 N-14 O-16 Na -23 Mg - 24 Al – 27 S-32 K-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Ag - 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修改,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符合科学依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从一定形式上看,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C.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所以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但二者反应原理不同 2.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化学原理加以说明的是( ) A.氯化铵和碘都可以用加热法进行提纯 B.氯水和二氧化硫气体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后均会变质 D.铁片和铝片置于冷的浓硫酸中均无明显现象 3.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铁参与的反应中,5.6g铁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不小于0.2NA B.1mol -CH3中所含的电子数为7NA C.标准状况下,11.2 LHCl水溶液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0.5NA D.常温下,pH=12的1L氨水中含有的NH3·H2O分子数是0.01 NA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用硫氰化钾溶液可以检验溶液中的Fe3+:Fe3++3SCN-=Fe(SCN)3↓ B.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SO42—+Ba2++OH—=BaSO4↓+H2O C.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 D.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HCO3-+Ca2++OH-=CaCO3↓+H2O 5.某氧化物难溶于水,可溶于烧碱溶液,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取所得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立即生成白色沉淀且逐渐增多,则原氧化物为( ) A.MgO B.Al2O3 C.SiO2 D.SO2 6.下述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i强 将HCl通入Na2SiO3溶液中生成H2SiO3 B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稀硫酸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向溶液中滴入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 D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2CO3溶液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Kw变大,水的pH不变,呈中性  B.等pH值、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入足量锌片,反应过程中醋酸生成的H2速率快  C.浓度相等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稀释100倍后,二者浓度不等  D.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均为1×10-12mol·L-1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8.利用右图所示装置模拟电解原理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碱工业中,X电极上反应式是4OH--4e-=2H2O+O2↑ B.电解精炼铜时,Z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不变 C.在铁片上镀铜时,Y是纯铜 D.制取金属镁时,Z是熔融的氯化镁 9.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形成原电池而被腐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2 + 2H2O + 4e-=4OH-  B.原电池的负极反应为:Fe-3e-=Fe3+  C.钢铁设备上连接铜块可以防止腐蚀  D.钢铁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可以防止腐蚀 10.右图表示某可逆反应在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对应关系。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a与b相比,a的反应速率更快 C.a与b相比,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不同 D.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 11.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NO和 b molO2发生反应: 2NO + O2 2NO2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