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讲义pharm39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9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药物: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交沙霉素、吉他霉素、克拉霉素、阿齐霉素等。对红霉素或青霉素耐药菌用吉他霉素可能有效,阿齐霉素t1/2为12~24h。 特点: 1. 抗菌谱较窄:但较青霉素稍广 G±球菌、厌氧菌 军团菌、胎儿弯曲菌 衣原体、支原体 2.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3.细菌对本类药有不完全交叉耐药性 4.在碱性环境中其抗菌作用↑ 5. po后不耐酸,其酯化衍生物吸收率↑ 6.血药浓度低,组织浓度较高,在皮下组织,痰及胆汁的浓度明显高于血浓度 7.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8.主要经胆汁排泄,进行肝肠循环 9.毒性低微:胃肠反应,静脉炎 红霉素Erythromycin 抗菌作用 抗菌谱:G+细菌、G-球菌、螺旋体,似青霉素 G-杆菌 (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布氏杆菌、螺杆菌)、衣原体、支原体 机制:与细菌核蛋白体50 S亚基结合,抑制转肽 及mRNA的移位 抗药性:金葡菌60% 应用 首选: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结膜炎、弯曲杆菌所致的败血症或肠炎,军团病 耐青霉素的细菌感染及对青霉素过敏患者 不良反应 刺激性:胃肠反应、静脉炎 肝脏损害:无味红霉素与乙琥红霉素可能引起 林可霉素与克林霉素(lincomycin与Clindamycin) 抗菌作用: 抗菌谱 G+球菌(包括耐药金葡菌) 大多数厌氧菌 克林霉素优于林可霉素:抗菌作用更强,po吸收好,毒性较少 机制:与红霉素相同 应用: 急慢性骨髓炎(其在骨髓浓度为血药浓度的2倍) 厌氧菌感染首选;可口服或注射 不良反应 胃肠反应 假膜性肠炎:用万古霉素治疗 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Vancomycin与demethylvancomycin) 为多肽类抗生素,其中去甲万古霉素作用略强;替考拉宁T1/2=48小时。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对G+细菌(包括耐药金葡菌)有强大杀菌作用。 用于耐药金葡菌感染(包括MRSA) 较大剂量可致耳聋 多粘菌素类B与多粘菌素E (Polymyxin B与Polymyxin E) 杀G-杆菌(包括绿脓杆菌) ↑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细胞内成分外漏→细菌死亡 对肾脏及神经肌肉阻滞毒性大,极少用。 思考题 与青霉素比较,红霉素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有哪些主要区别? 试比较红霉素和林可霉素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比较青霉素G和万古霉素的异同点。 多粘菌素类B 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 作用机制: 氨基甙类 红霉素 氯霉素 四环素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