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买花》古诗词PPT.pptx
买花唐代·白居易
目录诗人生平诗词内容诗词鉴赏作者思想一二三四
第一部分诗人生平
一诗人生平上书谏言唐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被封为左拾遗,任职期间元稹自监察御史被贬为江陵府士曹掾,白居易和翰林学士李绛、崔群纷纷上书表示元稹无罪,之后劝谏制止皇帝允许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徵子孙赎宅,制止皇帝加河东王锷为平章事等,尤其是宪宗意图任命神策中尉吐突承璀(唐宪宗时期掌握重权的宦官)为招讨使一事,白居易面谏宪宗停止任命,言辞恳切,后又请求宪宗放弃对河北用兵,谏言数千句,都是别人不敢说的话,宪宗多数都采纳了白居易的谏言。但是唯独在任命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一事上,唐宪宗对白居易的劝谏感到不满并向李绛倾诉,在听过李绛的建议后又重视白居易的劝谏。
一诗人生平因言遭贬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白居易以家贫奉亲为由请求宪宗将其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次年四月三日,其母亲陈氏病故,白居易为其丁丧三年并退居下邽。唐元和九年(公元814年)白居易返回长安入朝,被授予太子左赞善大夫,寓居于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三街的昭国坊。次年六月三日,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被人暗杀,武元衡当场死亡,裴度受重伤,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不做处理。白居易不畏权贵上书唐宪宗,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唐宪宗认为他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同时朝廷上有与白居易关系交恶的官员出言构陷,于是唐宪宗将白居易贬为江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奏议论这件事,说白居易所犯罪状“不宜治郡”,请求宪宗将诏书追回,重新任命白居易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一诗人生平任职地方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由于向皇帝上书劝谏不被重用而请求外放,同年七月,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任职期间治理西湖水并修建白堤,还修缮管道堵塞的六井以解决城内居民的用水问题。不久元稹从冯翊到浙东任观察使,白居易与元稹经常在杭州和越州的边境相会,并有诗歌相和往来使交情加深。杭州刺史任期满后,白居易被任命为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宝历年间(公元825年-公元827年),白居易复出为苏州刺史,在苏州期间白居易修建从苏州阊门到虎丘(又名海涌山)长达七里的道路以利游人(后来的山塘路,又称白公堤),又在堤上的和渠里栽种几千株树。
一诗人生平晚年生活唐文宗即位后拜白居易为秘书监并赐予金紫,同年九月上诞节,白居易受诏与僧惟澄、道土赵常盈在麟德殿对御讲论。唐太和二年(公元828年)正月,白居易转任刑部侍郎并封晋阳县男,食邑三百户。次年白居易称病东归,在洛阳的履道里买下宅院定居,求为分司官,寻除太子宾客,整个晚年时光都在洛阳度过。后白居易为避免受李宗闵、李德裕朋党斗争的影响而请求担任分官,先后担任河南尹、太子宾客分司。开成元年(公元836年),白居易被任命为同州刺史,他以生病为由推辞不拜,之后不久被授予太子少傅,进封冯翊县开国侯。开成四年(公元839年)冬,六十八岁的白居易中风并卧病伏枕长达几个月,之后将樊素、小蛮等妓女放还回家,仍自为墓志,病中吟咏不辍并创作十五篇《病中诗》。
第二部分诗词内容
二诗词内容买花唐代·白居易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二诗词内容注释帝城:皇帝居住的城市,指长安。喧喧:喧闹嘈杂的声音。度:过。无常价:没有一定的价钱。酬直:指买花付钱。直:通“值”。灼灼:色彩鲜艳的样子。戋(jiān)戋:细小,微少的样子;一说“委积貌”。五束素:五捆白绢,形容白花的姿态;一说指花的价钱。幄幕:篷帐帘幕。一作“帷幄”。
二诗词内容注释织:编。巴:一作“笆”。移来:从市上买来移栽。一作“迁来”。习为俗:长期习惯成为风俗。迷不悟:迷恋于赏花,不知道这是奢侈浪费的事情。田舍翁:农夫。喻:知道,了解。深色花:指红牡丹。中人:即中户,中等人家。唐代按户口征收赋税,分为上中下三等。
二诗词内容翻译这一年暮春,长安城中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原来是到了牡丹盛开的时节,长安城里的名门大户纷纷相随前去买花。牡丹花的价钱贵贱不一,价钱多少以花的品种来定。这里的牡丹有的枝繁叶茂,鲜红欲滴,小小的束花,要付五捆白绢的价钱。它们被精心呵护着,主人还给张上了帷幕,筑起了樊篱,辛勤浇灌之余还培上了最肥沃的土,因此花的颜色还和以前一样鲜艳。家家习以为俗,更没有人认为是错的。有一个老农无意中也来到了买花的地方。目睹此情景,不由得低头长叹,然而此叹又有谁在意呢:这一丛深色的牡丹花价钱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赋税了。
二诗词内容创作背景公元810年(唐宪宗元和五年)前后,白居易创作了组诗《秦中吟十首》。“秦中”是指唐代首都一带地方。诗前小序曰:“贞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