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白居易《杜陵叟》古诗词PPT.pptx

发布:2025-01-16约4.14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杜陵叟唐代·白居易

目录诗人生平诗词内容诗词鉴赏作者思想一二三四

第一部分诗人生平

一诗人生平上书谏言唐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被封为左拾遗,任职期间元稹自监察御史被贬为江陵府士曹掾,白居易和翰林学士李绛、崔群纷纷上书表示元稹无罪,之后劝谏制止皇帝允许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徵子孙赎宅,制止皇帝加河东王锷为平章事等,尤其是宪宗意图任命神策中尉吐突承璀(唐宪宗时期掌握重权的宦官)为招讨使一事,白居易面谏宪宗停止任命,言辞恳切,后又请求宪宗放弃对河北用兵,谏言数千句,都是别人不敢说的话,宪宗多数都采纳了白居易的谏言。但是唯独在任命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一事上,唐宪宗对白居易的劝谏感到不满并向李绛倾诉,在听过李绛的建议后又重视白居易的劝谏。

一诗人生平因言遭贬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白居易以家贫奉亲为由请求宪宗将其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次年四月三日,其母亲陈氏病故,白居易为其丁丧三年并退居下邽。唐元和九年(公元814年)白居易返回长安入朝,被授予太子左赞善大夫,寓居于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三街的昭国坊。次年六月三日,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被人暗杀,武元衡当场死亡,裴度受重伤,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不做处理。白居易不畏权贵上书唐宪宗,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唐宪宗认为他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同时朝廷上有与白居易关系交恶的官员出言构陷,于是唐宪宗将白居易贬为江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奏议论这件事,说白居易所犯罪状“不宜治郡”,请求宪宗将诏书追回,重新任命白居易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一诗人生平任职地方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由于向皇帝上书劝谏不被重用而请求外放,同年七月,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任职期间治理西湖水并修建白堤,还修缮管道堵塞的六井以解决城内居民的用水问题。不久元稹从冯翊到浙东任观察使,白居易与元稹经常在杭州和越州的边境相会,并有诗歌相和往来使交情加深。杭州刺史任期满后,白居易被任命为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宝历年间(公元825年-公元827年),白居易复出为苏州刺史,在苏州期间白居易修建从苏州阊门到虎丘(又名海涌山)长达七里的道路以利游人(后来的山塘路,又称白公堤),又在堤上的和渠里栽种几千株树。

一诗人生平晚年生活唐文宗即位后拜白居易为秘书监并赐予金紫,同年九月上诞节,白居易受诏与僧惟澄、道土赵常盈在麟德殿对御讲论。唐太和二年(公元828年)正月,白居易转任刑部侍郎并封晋阳县男,食邑三百户。次年白居易称病东归,在洛阳的履道里买下宅院定居,求为分司官,寻除太子宾客,整个晚年时光都在洛阳度过。后白居易为避免受李宗闵、李德裕朋党斗争的影响而请求担任分官,先后担任河南尹、太子宾客分司。开成元年(公元836年),白居易被任命为同州刺史,他以生病为由推辞不拜,之后不久被授予太子少傅,进封冯翊县开国侯。开成四年(公元839年)冬,六十八岁的白居易中风并卧病伏枕长达几个月,之后将樊素、小蛮等妓女放还回家,仍自为墓志,病中吟咏不辍并创作十五篇《病中诗》。

第二部分诗词内容

二诗词内容杜陵叟唐代·白居易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二诗词内容杜陵叟唐代·白居易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二诗词内容注释叟:年老的男人。薄田:贫瘠的田地。考课:古代指考查政绩。帛:丝织品。粟:小米,也泛指谷类。恻隐:见人遭遇不幸而心有所不忍。即同情。弊:衰落;疲惫。京畿(jī):国都及其行政官署所辖地区。里胥:古代指地方上的一里之长,负责管理事务。方:才,刚刚。

二诗词内容翻译杜陵老头居住在杜陵,每年种了贫瘠的田地一顷多。三月份没有雨刮着旱风,麦苗不开花不多枯黄死。九月份降霜秋天寒冷早,禾穗没熟都已经干枯。官吏明明知道但不报告真相,急迫收租、凶暴征税以求通过考核得奖赏。典当桑园、出卖田地来缴纳官府规定的租税,明年的衣食将怎么办?剥去我们身上的衣服,夺掉我们口中的粮食。虐害人伤害物的就是豺狼,何必爪牙象钩、牙齿象锯一样地吃人肉!不知什么人报告了皇帝,皇帝心中怜悯、了解人们的困苦。白麻纸上书写着施恩布德的诏令,京城附近全部免除今年的租税。昨天里长才到门口来,手里拿着公文张贴在乡村中。十家缴纳的租税九家已送完,白白地受了我们君王免除租税的恩惠。

二诗词内容创作背景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的冬天到第二年的春天,江南广大地区和长安周边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旱灾。白居易是在元和三年刚刚担任左拾遗一职的,此时上书力陈旱情严重,民生疾苦,请求朝廷能够及时认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