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夏季混凝土施工方案╱江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Ⅱ-TS-06标土建工程
编 制:
复 核:
审 批:
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Ⅱ-TS-06标项目经理部
2010年7月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苏州夏季气候特点 2
四、夏季混凝土施工具体措施 3
4.1混凝土生产拌合质量控制 3
4.2混凝土浇筑与振捣过程中质量控制 6
4.3混凝土养护期间质量控制 7
五、安全卫生环保措施及文明施工 8
一、编制依据
(1)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06标段土建施工相关图纸及文件;
(2)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06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3)本单位以往积累的夏季混凝土施工先进成熟的经验;
(4)夏季混凝土施工相关规范。
(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46-1992)》
(6)轨道公司《关于进一步明确主体结构砼施工质量控制及管理流程的通知》
二、工程概况
苏州市轨道交通二号线总体呈南北走向,线路起于相城区京沪高速铁路苏州站,经平江新城、石路商业区、沧浪新城,终于吴中区迎春南路,线路全长26.556km(右线)。全线设22座车站,其中高架车站5座,地下车站17座。
苏州市轨道交通二号线Ⅱ-TS-06标段含两个车站(三医院站、石路站)、两个盾构区间(三医院站~石路站、石路站~广济路站)。
(1) 三医院车站
三医院站为全线的第11 座车站,车站位于半圆公园内,周边有多栋建筑。站址处地势略有起伏,地面标高约3.65~4.2m,车站南端为盾构始发到达井。
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位于东侧第三人民医院南侧,呈南北向布置。车站长度.1m,标准段宽度2.3m,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车站主体为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体系,附属结构基坑采用850SMW工法桩围护。该站除1#号出入口通道过街部位采用矿山法施工外,其余均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
(2)石路车站
石路车站为全线的第12座车站,车站位于广济路与金门路交叉口处,沿广济路地下南北向设置,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长度465.6m,标准段宽度19.m,站台宽11m,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K15+628.594,本站点里程为K15+516.744,终点里程为K15+982.344。车站主体基坑主要为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体系,广济路与金门路交叉口处园形地下广场采用钻孔咬合桩围护结构体系,附属结构基坑采用?850SMW工法桩围护。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3)三医院~石路站区间
三医院站~石路站区间线路总体为南北走向。线路自三医院站出站后,沿广济路向西南延伸,侧穿汀州会馆(控保)、新民桥,下穿山塘河,之后依次下穿玉涵堂(市保)、众安弄、宝德里、求笺弄等大片1~6层建筑群到达广济路,经过锦江之星大酒店、留园路6层居民楼后下穿上塘河,最后到达石路站。线路总体为西南走向。区间左右线开始里程为: DK14+810.749,终止里程为:DK15+518.544,左右线总长1406.750m,共采用2段半径分别为400m、450m的曲线。区间在右DK15+296.118(左DK15+298.659)处设置联络通道与废水泵房,区间隧道埋深在8.7m~15.0m。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
(4)石路站~广济路站区间
石路站~广济路站区间线路始于石路站南端,线路自石路站出站后,沿广济路和广济南路一直往南延伸,到达广济路站北端。线路上方为市政道路,沿线两侧的主要建筑物有金阊区人民政府、金阊区人民医院、苏州电子市场。线路总体为南北走向。区间左线开始里程为: DK15+980.544,终止里程为:DK16+461.196,长度484.472m,区间右线开始里程为: DK15+980.544,终止里程为:DK16+291.704,长度311.16m,线路采用三段半径分别为2000m、2000m和350m的曲线,左右线总长795.632m。区间隧道埋深在9.8m~15.1m,本区间不设置联络通道与废水泵房,采用盾构法施工。
量为4651.1 J/m2 J/m2,7月份总量最大为560.6 J/m2,之后呈递减状态。夏季(6~8月) 日照时数为624.8小时,其中8月份日照时数最多,达240小时。
2、气温
苏州由于城区的地表性质,工商业及人口密度都不同于郊县,因而形成了“城市热岛”。6月份进入梅雨季节,升温幅度不大。7月份出梅后进入盛夏,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温最高,月平均30.4℃,平均最高气温38℃,是全年最热的月份。日最高气温>30℃的酷暑天气夏季(6~8月)就占97%。
3、降水
一年中以6月份降水量及降水日为最多,常年平均月降水量为160mm,降水日12.5天。12月份月降水量最少,为4mm。10月份降水日最少,平均为7.8天。
4、雷电
雷电集中在六七八月 ?E^n3 yxG ?苏州雷电活动期长,雷电强度大,雷闪区域分布呈 “南少北多”,雷电灾害频发。与常年相比,初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