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分娩结局的临床影响.docx
??
?
??
综合护理干预对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分娩结局的临床影响
?
??
?
?
?
?
?
?
?
???
?
?
?
?
?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分娩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我院从2016年5月起对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随机抽取52例,将这些产妇列为观察组。选择2016年5月前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作为对照组,共抽取52例。观察两组癖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的产妇中,能够改善分娩结局,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分娩结局
前言
造成瘢痕子宫最常见的因素就是剖宫产,对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的产妇而言,分娩时很容易造成子宫破裂或是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产妇的分娩结局和预后[1-2]。本文将对52例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先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两组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资料如下:对照组产妇中,年龄段为22~37岁,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7.39±3.29)岁;产妇孕次为1~4次,平均孕次为(2.34±0.34)次;产妇孕周为38~41周,平均孕周为(40.21±0.35)周。观察组产妇中,年龄段为21~38岁,产妇的平均年龄为(27.56±3.23)岁;产妇孕次为1~5次,平均孕次为(2.56±0.41)次;产妇孕周为39~42周,平均孕周为(40.36±0.41)周。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在2016年5月前,给予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包括常规产前检查,分娩监护,产后常规护理等。在2016年5月后开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
?
产前护理:产妇入院后,除了常规的检查,还要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保持病区的安静,同时将病房的墙壁和窗帘换成暖色系,给产妇及其家属一种温暖的感觉。其次,护理人员对待产妇及其家属的态度要和蔼,具有负责任的精神,在产妇检查结果出来后应第一时间通知产妇及其家属。另外,护理人员要了解产妇的心理情绪,认真听取产妇的需求和真实想法,以获得信任,并积极进行心理疏导,使产妇能够配合分娩的进行。产前还要进行产前宣教,提高产妇对阴道试产的正确认知,了解各种生产方式的利弊,加深对分娩的了解。
产中护理:由于瘢痕子宫生产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若是阴道试产,可在生产过程中允许家属陪护,并设置一名责任护士进行一对一产中护理,全程导乐陪护。根据产妇的不同产程的心理变化和需求进行针对性护理,加强产妇自然分娩的决心,鼓励产妇。在生产过程中严密观测产妇的各项体征,并及时对产程的进展和胎儿情况告知家属,让家属放心。注意每隔一段时间需给予产妇流质食物,指导产妇正确的呼吸,在宫口全开之前,指导产妇屏气用力,以促进生产的顺利进行。
产后护理:产妇产后还应继续关注其生命体征,尤其是子宫收缩、手术切口、阴道流血等情况,并尽早的让母婴接触,以促进母婴交流感情。产后护理人员要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告知其母乳喂养的好处,并指导产妇正确喂养的姿势,给婴儿一个舒适的体位。另外,在每次喂养前按摩乳房,对乳汁分泌和产后恢复有很大的好处。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分娩方式中有阴道试产及未经试产剖宫产,以及阴道分娩结果,包括阴道分娩和阴道试产转剖宫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
如表1所示,在分娩方式中,对照组产妇的阴道试产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而两组采用阴道分娩的产妇比较,对照组亦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n/%)
组别
例数
分娩方式
阴道分娩结果
阴道试产
未经试产剖宫产
阴道分娩
阴道试产转剖宫产
对照组
52
33(63.46)
19(36.54)
13(39.39)
20(60.61)
观察组
52
43(82.69)
9(17.31)
35(81.40)
8(18.60)
值
4.89
14.16
P值
0.05
0.05
2.2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
如表2所示,两组的产妇的分娩结局相比较,对照组中的不良结局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比较(n/%)
组别
产后大出血
巨大儿
新生儿窒息
胎儿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