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ppt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一、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基本内容由提供商品或劳务及收款等业务构成。1、赊销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定销售计划;(2)订单处理(包括接受顾客订单、编制销售单);(3)核准赊销(审核销售单);(4)发货;(5)开票;(6)会计记录;(7)收款;(8)坏账处理。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流程3、涉及的主要账户: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应收账款、坏帐准备、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库存商品等二、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程序1、风险评估通过对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的评估,分析企业在销售与收款环节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本章案例一的风险评估程序:教材P282、控制测试(1)控制测试的定义及目的①控制测试:是指在对被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初评的基础上,为证实该控制是否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贯彻执行以及其效果是否符合设立该控制的初衷而进行的测试活动。(是否有,是否有效执行,效果如何)②测试的目的: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为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奠定基础。从发出货物的角度看,主要的控制点有:仓库发出商品是否根据销售业务部门填制的销售通知单;货物的装运是否都根据销售通知单;货物出门是否有登记或出门单。从收款和记账的角度看,主要控制点有:财务部门的是否根据销售通知单、装运凭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发票和销售通知单是否连续编号,领用手续是否齐全;销售开单与收款是否分离;销售总账、明细账和应收账款总账、明细账及款项的收回的登记是否由两人以上负责;是否定期与客户核对应收账款明细账;销售退回与折让是否经授权人员批准;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与计价是否正确、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等。销货与收款循环的关键控制点方法:01询问:调查表法,见表2-202检查文件及记录:检查有关单据、合同等03检查结果见表2-304结论:见教材P3105测试过程、方法及结论实质性程序3、实质性程序(1)实质性程序的定义及要解决的问题定义:指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以及列示进行的测试;目的:是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2)销售与收款循环实质性程序的一般要求①注意使用分析性程序;②注意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的配比关系;③注意主营业务收入和应收账款的高估风险;④注意收入确认时点和方法的合理性;⑤注意收入操纵的预警信号。A、毛利率是否不合理的高;B、销售收入与生产能力比例失调;C、应收账款的增幅高于销售收入的增幅;D、收入主要来自关联交易;E、收入与经营性现金流量相背离等。对主营业务收入实质性程序(3)对主营业务收入实质性程序①对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分析程序;A、比较本年度各月份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情况,分析其变动趋势是否正常。见表2-4结论:年底空调可能存在销售高估问题。B、注意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的配比关系——毛利率测算。见表2-5结论:11-12月份毛利率偏高②抽查凭证,发现收入虚记的确切证据发现不符单据,经确认虚构收入430万元,多记应收账款503.1万元处理意见: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编制调整分录。收入需下调430万元;所得税需下调107.5万元(430×25%);盈余公积需下调48.375万元(322.5×15%)。调整分录如下:A、收入下调: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B、调整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7500(4300000*25%)贷:所得税费用107500C、调整盈余公积:借:盈余公积483750(4300000*75%*15%)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322500——提取任意盈余公积161250430000073100001020304审查收入确认和关联方交易在收入舞弊的诸多案件中,企业经常利用关联方交易作假,粉饰报表,操纵利润。企业利用关联方交易舞弊的手段有:虚增关联交易收入;虚列关联方。结论:多记收入100万,提请被审计单位披露进行销售截止期测试。路线一般有三种:虚增本年收入和应收账款的一个常用手段就是将下期的收入提前至本期予以确认,所以应进行截至测试,即将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记录的销售业务与销售发票和发运凭证进行核对。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会计记录的归属期是否正确。关注三个日期:发票开具日期或者收款日期;记账日期;发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