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地图数据模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图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第四章;空间数据模型:不同的模型下有不同的空间要素认知、抽象和表达方式以及不同的空间关系定义。
空间数据结构:不同空间数据模型在计算机内的存储和表达方式。
空间数据组织:大量计算机化的空间数据的统一管理方式。;主要内容:;§4.1 模型概念;一、数据抽象
数据库系统是面向计算机的,而应用是面向现实世界的,两个世界存在着很大差异,要直接将现实世界中的语义映射到计算机世界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引入一个信息世界作为现实世界通向计算机实现的桥梁。
一方面,信息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从纷繁的现实世界中抽取出能反映现实本质的概念和基本关系;另一方面,信息世界中的概念和关系,要以一定的方式映射到计算机世界中去,在计算机系统上最终实现。信息世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现实世界;§4.1 模型概念;模型举例:;模型举例:;§4.1 模型概念;§4.1 模型概念;。;概念数据模型
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用于组织信息世界的概念,表现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这类模型强调其语义表达能力,概念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它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抽象,是用户与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如E-R模型。;结构数据模型
从计算机实现的观点来对数据建模。是信息世界中的概念和联系在计算机世界中的表示方法。一般有严格的形式化定义,以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如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4.1 模型概念;§4.1 模型概念;§4.1 模型概念;§4.1 模型概念;§4.2 数据模型;一、概念数据模型
1976年,P.P.S.Chen提出E-R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Model),用E-R图来描述概念模型。
观点:世界是由一组称作实体的基本对象和这些对象之间的联系构成的。;实体(Entity):
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叫实体。
如学生张三、工人李四、计算机系、数据库概论。
属性(Attribute):
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例如,学生可由学号、姓名、年龄、系、年级等组成。
域(Domain):
属性的取值范围。
例如,性???的域为(男、女),月份的域为1到12的整数。;实体型(Entity Type):
实体名与其属性名集合共同构成实体型。
例,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系、年级)。
注意实体型与实体(值)之间的区别,后者是前者的一个特例。
如(9808100,王平,21,男,计算机系,2)是一个实体。
实体集(Entity Set):
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如全体学生。;码(Key):
能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称作超码。
超码的任意超集也是超码。
其任意真子集都不能成为超码的最小超码称为候选码。
从所有候选码中选定一个用来区别同一实体集中的不同实体,称作主码。
一个实体集中任意两个实体在主码上的取值不能相同。
如学号是学生实体的码。
通讯录(姓名,邮编,地址,电话,Email,BP);联系(Relationship):
实体之间的相互关联。
如学生与老师间的授课关系,学生与学生间有班长关系。
联系也可以有属性,如学生与课程之间有选课联系,每个选课联系都有一个成绩作为其属性。
同类联系的集合称为联系集。
联系的种类
实体之间的联系的数量,即一个实体通过一个联系集能与另一实体集相关联的实体的数目。
可以有一对一的(1:1),一对多的(1:m),多对多的(m:n)几种情况。;设有两个实体集E1, E2
一对一:
E1中的一个实体与E2中至多一个实体相联系,并且
E2中的一个实体与E1中至多一个实体相联系。
如“职工”与“部门”之间的“管理”联系(假定每个部门只有一个经理,一个职工不能兼任两个部门经理。
一对多:
E1中的一个实体与E2中n(n≥0)个实体相联系,并且
E2中的一个实体与E1中至多一个实体相联系。
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班主任”联系。
多对多:
E1中的一个实体与E2中n(n≥0)个实体相联系,并且
E2中的一个实体与E1中m(m≥0)一个实体相联系。
如“学生”和“课程”之间的“选修”联系。;学生;二、结构数据模型
结构数据模型的三要素:;1.数据结构 描述系统的静态特性,即组成数据库
的对象类型。包括:
数据本身:类型、内容、性质。如网状模型中
的数据项、记录,关系模型中的域、
属性,关系等。
数据之间的联系:例如网状模型中的系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