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思路及重要性研究.docx
职业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思路及重要性研究
摘要:德育工作是职业学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是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文章以德育工作在职业学校中的重要性为切入点,明确论题研究的必要性和现实价值。通过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部分学校存在育人主体单一、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完善、信息化程度不强等现象,对职业学校的育人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分别从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多元文化融合育人、德育实践育人、拓展网络渠道育人几个方面入手,论述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思路,为提升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机构。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了新的定位,不仅关注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育,而且更加重视对学生在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方面的培养,培育出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学校精心地引导和栽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价值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工作中,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成效。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较大的挑战,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学校以往的德育工作方式已经无法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如何让德育工作更精准、更有效,是中职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中职学校要深入剖析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完善,切实提升德育工作成效。德育工作作为中职学校实现铸魂育人的基础保障,要强化德育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体现,切实发挥德育工作的育人价值,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一、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是职业教育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应用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关于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教育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比如2008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2014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等,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教育部颁发的文件中,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课程改革、工作定位、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内容、途径等都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全面规划,为推进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要健全和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学校开展德育工作,不仅是对职业教育改革的贯彻落实,更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水平
中职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具有社会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在我国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德育教育工作是提升学生道德素质和个人品质的重要途径。中职教育“双优计划”的启动,彰显出社会对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能力,还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中职学校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方向。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中职学校要不断改进德育工作中的不足,转变育人理念,分析社会发展形势,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和德育教学内容,提升办学水平,为社会发展输送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三)提升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产业业态、职业类型和技术要求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对于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协作能力和工匠精神等综合素质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中职教育作为与产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应该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加强开展德育工作,注重对学生道德素养和思想观念的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普通中学相比,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和教育性双重属性,教育教学特点在于培养与社会需求高度契合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更偏向于社会化,由此加剧了德育工作的难度。强化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可将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与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现状
(一)育人主体单一
三全育人已经成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工作理念,并且大部分学校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育人主体多元化是践行全员育人理念的重要方式,在部分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育人主体较为单一,大部分德育工作都是由学工处、团委或者班主任承担,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