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中心小学).docx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下面的容器中,适合作雨量器的是(??)。
A.不透明圆柱体????B.透明圆柱体????C.透明圆锥体
2.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正确的做法是(??)。
A.每天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B.每天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C.当实际观察结果与天气预报不一致时,应该按天气预报记录气温
3.风扇可以给我们送风,主要是因为(??)。
A.风扇可以让周围的空气流动???B.风扇可以压缩空气?????C.空气没有质量???????D.空气质量轻
4.把两块相同的冰放在两杯水中,一杯水的温度是30℃,另杯水的温度是50℃,那么(??)。
A.30℃的水中冰化得快??????B.50℃的水中冰化得快??????C.两杯水中的冰化得一样快
5.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A.浙江省四季分明?????B.成都明天有大雾?????C.昆明四季如春
6.我们周围的天气是(??)。
A.时刻在变化的????B.一成不变的????C.无法判断的
7.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方法正确的是(??)。
A.????B.????C.
8.下面不需要记录于天气日历中的是(??)
A.风向?????B.降雨量?????C.紫外线强度
9.水蒸发的快慢与(??)有关。
①温度?②湿度?③衣服大小?④通风大小?⑤是否加热
A.①④⑤?????B.①②④?????C.②③④
10.分离水和食盐的方法是(??)。
A.过滤??????B.沉淀??????C.蒸发
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
1.在验证空气是否能占据空间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材料有:(???)、装水的盆、(???)。
2.我们把土块放到水里会有气泡冒出,这说明土块里有(???)存在。
3.当环境温度低于(???)℃,水的温度下降到(???)℃时,水开始结冰,从(???)变成(???)。
4.在(???)、(???)、(???)都有空气的足迹。
5.若想知道一天中气温的变化,需要用到(???)。
6.如果当天24小时降水量是15.5毫米,则当天下的是(???)雨。
7.通过科学课的研究,我们知道空气是一种具有(???)、(???)、(???)特点的物质。
8.盐能够(???)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出来。
9.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盖灭。
10.物质溶解静止后不会出现(???)现象。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我们自制的热气球会一直保持升空状态。(??)
2.同一个气球可以变成各种形状,这主要是利用了空气无固定形状的特征。(??)
3.一般情况下,阳光下的温度比背阴处的温度要高。(??)
4.一般情况下,下午2时的气温最高。(??)
5.加热袋子里的空气时,可以用蜡烛直接加热。(??)
6.把橡皮泥捏成一个小狗,它的形状改变了,但是还是原来的物质。(??)
7.天气预报中播报的PM2.5表示雨量的大小。(??)
8.读温度计时,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9.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时,要等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10.除了水,别的物质都不会发生状态变化。(??)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
1.连线题。
雷阵雨?
多云??
台风??
雾??
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
1.根据你对空气的认识,填写下表。
六.简答题(共5题,共27分)
1.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空气,请你说一说空气的特点有哪些?
2.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3.说说石头、空气和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三(1)班的同学把两只气球吹得同样大小,分别挂在细木棍的两端,并使它们保质平衡。这时,将其中一只气球用针刺破让空气流出来。
(1)观察,这时细木棍还平衡吗?
(2)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5.有半瓶水、一块橡皮泥、两根吸管,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你利用空气将水从瓶中挤出来吗?说说你的想法。
七.综合题(共3题,共32分)
1.我们用注射器研究过空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先用注射器抽进一部分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的口,用力向下压活塞,活塞能被压下去吗?
2.如果放开按住注射器活塞的大拇指,将会看到活塞回弹还是静止不动?
3.实验中我们为什么要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的管口呢?
4.这个实验说明了空气具有怎样的性质?
2.
3.科学书上,我们研究了风是怎样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