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201203 教育学考试笔记仔细总结好久的 长沙教育学院.doc

发布:2018-09-22约3.24万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教育学 一、教育基本原理(1-5章)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1、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将教育的定义分为3种: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 描述性定义是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 纲领性定义是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 3、把教育看做是一种活动,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法)利托尔诺 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明确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 (英)沛西·能 在≤教育原理≥中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二)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 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业机构——学校中经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具有可控性:表现为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组织性和系统性。 专门性 相对稳定性 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如何理解终身教育?终身教育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既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教育的历史形态 (一)根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 非正式化教育 形式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 库姆斯等人对非正规教育概念的陈述,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划分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首先,具有启蒙性; 其次,具有随机性和经验性; 再次,具有个别性性 社会教育 特点: ①对象的全民性 ②地点的广泛性 ③内容的实用性 ④时间的终身性 依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划分 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 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原始的教育 特点: ①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②具有原始性。 ③具有同一性。 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 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发展。 1、原因: ①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②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③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从奴隶社会开始,教育就出现了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专门机构、专门人员从事的学校教育, 另一种则是在其他社会活动中经行的非学校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①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②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在我国奴隶社会中,“学在官府”,虽诸如“”、“序”、“宗”、“辟雍”、“泮官”等学校形式,但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政府官吏和其豢养的学者垄断了文化教育的大权。(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学校教育) 在封建社会,各级学校都被统治者所把持,且入学有森严的等级性。如唐代“六学二馆”“历代私学” ③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 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教育内容主要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军事训练 雅典:“文雅教育”的源地 在封建社会,“四书”、“五经”为主要教育内容。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书经》《诗经》《易经》《礼记》《春秋》 西欧教会学校把“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作为主要内容,而在世俗封建主的学校中则以“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吟诗)作为主要内容。 ④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⑤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⑥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要追溯到东汉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