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统计学原理》课程复习题(参考).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统计学原理》课程复习题一、单选题某表厂为了解手表产品质量情况而进行的调查,属于(D)。A.普查 B典型调查 C 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某灯炮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采用(D)。A.统计报表 B.重点调查 C.全面调查 D.抽样调查考虑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A)A.产业分类 B.职工人数 C.劳动生产率 D.所有制某地区抽取3个大型钢铁企业对钢铁行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C)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 .抽样调查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A)A.极差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D)A.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B.组数多少不同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D..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数量不同假定其他变量不改变,研究一个变量和另一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是(A)。A.偏相关 B.正相关 C.完全相关 D.复相关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8元,12元,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A)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 C.一样的 D.无法判断(C)是标志的承担者。A.变量 B.总体 C.总体单位 D.指标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A.年龄 B.学历 C.民族 D.性别某商品价格上涨了5%,销售额增加了10%,则销售量增加了(C)。A.15% B.5.2 % C.4.8 % D.2 %某变量数列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是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是480,则该组的组中值应为(D)。A.490 B.500 C.510 D.520以下不是统计量特点的是(D)。A.不确定 B.已知 C.未知 D.不唯一不属于专门调查的有(A)。A. 统计年报 B.抽样调查 C.普查 D.典型调查抽样推断的特点有(B)。A.事先人为确定好样本 B.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C.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D.事先无法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是(B)A.变量和次数 B.时间和指标数值 C.时间和次数 D.主词和宾词现象总体中最普遍出现的标志值是(A)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频数平均指标不包括(A)。A.标准差 B.调和平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派氏指数公式的特点是同度量因素固定在(D)A. 基期 B.初期 C.末期 D.报告期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作为“主体”的是(B)A.经常性抽样调查 B.必要的统计报表 C.重点调查及估计推算 D.周期性普查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B)。A.总体性 B.数量性 C.具体性 D.社会性社会经济统计现象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B)。A.差异性 B.同质性 C.大量性 D.社会性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以分为(B)。A.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D.普查和抽样调查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调查方式属于(C)。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在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D)。A.100% B.120% C.400% D.1200%当自变量x的值增加,因变量y的值也随之减少,两变量之间存在着(B)。A.曲线相关 B.正相关 C.负相关 D.无相关下列这组数列15,17,17,18,22,24,50,62的中位数是(C)。A.17 B.18 C.20 D.22现象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越(C)。A.接近+1 B.接近-1C.接近0 D.接近∞甲、乙两生产小组人均月工资分别为420元和537元,其方差均为80元,则两小组人均工资的代表性(A)。A.甲大于乙 B.甲等于乙 C.甲小于乙 D.难以判断某商场职工有50人,把它们的销售额加起来除以50,这是对50个(D)求平均。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变量值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这是(D)。A.比例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末组的组中值为(C)。A.260 B.215 C.230 D.185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所配合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使(B)。A. B.为最小C.为最小D.以下不是参数特点的是(D)。A.确定 B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