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输血不良反应的考核标准.doc

发布:2017-12-24约1.0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输血不良反应的考核标准 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临床输血操作规范》、《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指南》和《太原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规定和要求,特制订我院输血不良反应的考核标准,具体如下: 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4.细菌污染。 5.循环超负荷。 6.出血倾向。 7.酸碱平衡失调。 8.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9.传播感染性疾病。 10.血压升高、尿量减少、血红蛋白尿和伤口渗血等。 二、临床用血科室在输血时要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并通知医务科。 三、若怀疑由输血引起的输血相关传播疾病应立即报告输血科,做好相关资料的登记,检测相关试验,并报告医院感染科。 四、输血完毕,医护人员须记录患者输血反应情况,并在输血三天(长期住院患者)或出院前(短期住院患者),根据病历记载逐项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交输血科存档统计。一次多袋可只填写一张。有不良输血反应的,必须详细填写相应血制品名称、袋号和不良反应情况。 五、发生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相关科室应立即报告输血科和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协调输血科和临床相关科室调查处理,必要时联系市血液中心。调查处理后再完整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输血科应及时记录处理。 六、如发生过敏反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进行处理,并由值班医师填写输血不良回报单送输血科。 七、输血科将输血反应及时回报情况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输血反应登记回报纳入临床考核。相关统计纳入输血科考核。 八、严重输血反应原因不明的,尤其可能涉及医疗缺陷或差错,引起医疗纠纷的,均须及时调查处理。 九、 输血科做好调查处理的详细记录。发生输血反应和输血感染疾病的登记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发生时间、症状、原因分析;调查处理情况,查明原因后,应指定改进措施。对造成缺陷或错误的责任人,视其后果或影响,按医疗缺陷管理办法,或《医疗事故管理条例》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考核反馈表 年 月 考 核 内 容 1、输血病历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2、输血病程记录是否完整。 3、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是否及时上报及处理。 4、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后是否有分析讨论并记录。 5、《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是否填写完整,及时反馈至输血科。 6、输血科将输血反应及时回报情况每月统计上报医务科。 存 在 问 题 整 改 措 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