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酸催化剂上酯化反应研究进展.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固体酸催化剂上酯化反应研究进展
沸石分子筛催化剂
与其它固体酸催化剂相比 , 沸石催化剂的主要
优点是 : 具有很宽的可调变的酸中心和酸强度 , 能够满足不同的酸催化反应的活性要求 ; 比表面积大, 孔分布均匀 , 孔径可调变 , 对反应原料和产物有良好的形状选择性 ; 结构稳定 , 机械强度高 , 可高温 (400 ~ 600 ℃) 活化再生后重复使用 ; 对设备无腐蚀 ; 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三废” , 废催化剂处理简单 , 不污染环境。
目前 , 沸石催化剂用于酯化反应的研究还处于实验室阶段 , 未见工业化报道。
1 .1 反应物系及反应结果
已报道的沸石分子筛上的酯化反应包括多种沸石及酯化物系。 所使用
的沸石分子筛有 HZSM-5及其改性沸石 [ 1-7]
、磷酸铝分子筛 [ 8]
、
硅酸铝分子筛 [ 9]
、HY[1,6,18]
、H 型丝光沸石 [ 1, 6]
、
β 沸石 [ 10-14]
等, 涉及的反应物系有乙酸戊酯 [ 2 , 10-11,
15]
、
乙酸乙酯[1,5,16]
、乙酸丁酯 [ 3, 7]
、丙酸丙酯 [ 10]
、顺
丁烯二辛酯 [ 12]
、乙烯正戊酯 [ 13]
、丙烯酸高级醇酯 [ 14]
和苯
甲酸及苯乙酸酯等 [ 17]
。Zhao Zhenhua 等[ 8] 在间歇反应器中以
磷酸铝分子筛、硅酸铝分子筛、 HZSM-5 分子筛、 H 型丝光沸石等催
化酯化合成丙酸丁酯 , 结果表明 , 磷酸铝分子筛上酯化收率最高 , 124 ~ 133 ℃下反应 5 h可达 85.3 %。催化剂重复使用 4 次, 活性仅降至 79.7 % 。Avleino 等[ 18] 研究了三种部分交换的 NaHY沸石上苯甲酸、苯乙酸分别与乙醇、异丙醇、叔丁醇的酯化反应以及酚与羧
酸的直接酯化反应。卢伟京等 [ 6]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 , 在液体空速 1.4 h-1 和140 ℃下反应 , 酸醇比 2∶1 时, 酯化率可达 99 %, 加大酸
醇比可抑制副产物乙醚的生成。赵振华等 [ 19] 用自制的新型磷酸铝
分子筛作催化剂 , 于常压下液固相体系中合成丙酸丙酯。刘尧权等
[ 20]
用 LM-204 沸石分子筛催化丙烯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
,
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张毓瑞等 [ 21] 用HZ 型分子筛催化酯化反应 ,
结果
该催化剂对饱和直链羧酸与伯醇的催化活性较高。袁忠勇等
[ 11]
采
用SiO2/Al2O3 =25 的Hβ 沸石为催化剂进行乙酸异戊酯的合成
,
在
117
~ 132 ℃下反应 2 h , 乙酸转化率可达 98 %。催化剂重复使用 8
次,
活性基本不变。为了提高酯化反应的转化率 , 人们还对渗透蒸发
膜在酯化反应器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 15] 。
1 .2
酯化反应机理与沸石分子筛酸性质
1 .2 .1 酯化反应机理
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的酯化反应属于加成消除历程 , 遵从两种
反应机理。
双分子反应历程。伯醇和仲醇的酸催化酯化多
为此历程。反应依照下述方式进行 : 首先质子加成
到羧酸中羧基的氧原子上⑴ ; 随后醇分子对羧基碳
原子发生亲核进攻⑵ , 这一步是整个反应中速度最
慢的阶段 ; 最后酸的酰—氧键断开⑶。
C
O
OHRC +HO OH (1) R C +OH
OH+HORR OH
OH O
+
H
R′(2) RC
OH
OH
O
+
H
R′ R
O
OR′ (3)
单分子历程。叔醇的酯化历程与伯醇和仲醇的
酯化不同 , 多为单分子历程。此类反应为一级反应 ,
断开的是醇的烃氧键。
1 .2 .2 沸石分子筛酸性质和催化性能
沸石分子筛的酸性中心来源于骨架结构中的羟
基, 包括存在于硅铝氧桥上的羟基和非骨架铝上的羟基。其表现为质子酸和路易斯酸 , 并具有不同的
酸强度 , 可以用诸如 IR、TPD 等手段予以表征。 Avleino 等[ 18] 研究了 Y 型沸石催化乙酸与乙醇反应
时催化活性与酸量的关系。赵振华 [ 16] 对HY 沸石上苯乙酸与乙醇催化酯化反应的研究表明 , 酯化初
始反应速率与 350 ℃下吸附吡啶量 ( 即吸附于强酸性中心上的吡啶 ) 几乎为线性关系 , 证实了该酯化反应是由沸石的强酸性中心催化的。但强酸性中心对副反应的催化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张怀彬等 [ 2] 以HZSM-5催化酯化合成乙酸戊酯 , 认为沸石在 550 ~ 650 ℃下焙烧则催化活性较高。反应副产物
为戊烯 , 含量可达 4 %。催化剂的钝化处理使催化
剂更为稳定。雷依庆等 [ 4] 和卢伟京等 [ 5] 分别以
HZSM-5 沸石为催化剂进行了乙酸乙酯合成的研究。雷依庆等采用磷
改性 ZSM-5 沸石 , 有效地抑制
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