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化催化剂及反应机理研究进展胡大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11 卷第5 期 过 程 工 程 学 报 Vol.11 No.5
2011 年 10 月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ct. 2011
甲烷化催化剂及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1,2 2 2 2 1 2 2 2 2
胡大成 ,高加俭 ,贾春苗 ,平 原 ,贾丽华 ,王莹利 ,许光文 ,古芳娜 ,苏发兵
(1. 齐齐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
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
摘 要:概述了甲烷化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甲烷化催化剂中活性组分、载体、助剂的种类及催化剂
制备方法、条件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甲烷化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及甲烷化反应的机理,指出床层飞温和积碳是
造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因素,必须从甲烷化催化剂和工艺技术两方面予以改进;并对甲烷化催化剂研究进行了展望,
提出高比表面复合载体的研制、稀土元素的添加、新型耐硫、高热稳定性甲烷化催化剂的开发及流化床甲烷化工艺技
术的改进是甲烷化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甲烷化;催化剂;反应机理;积碳;失活
中图分类号:TQ0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6X(2011)05−0880−14
1 前 言 艺过程,并开始工业化应用. 如美国 Great Plains 天然气
厂于 1984 年投产,日耗煤量 18500 t,日产天然气可达
近年来,随着石油燃料的日益枯竭、天然气需求量 6 3 [5,6] [7]
4.8×10 m . 据报道 ,目前我国在建及计划筹建的
的不断攀升,加上工业中排放的大量 CO2 所引起的生 煤制天然气项目近 30 个. 但煤制天然气的关键技术仍
态、环境等问题日益严重,将煤炭、生物质的合成气或 然主要依靠进口,尤其是甲烷化催化剂和工艺,国内虽
热解气及 CO2 进行甲烷化的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有多家单位在研究开发,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因此,
我国的能源结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且煤炭 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甲烷化催化剂,有助
[1]
资源分布极不均衡,耗煤的约 80%通过燃烧直接转化 , 于推动煤制甲烷的工业化进程.
未能实现资源的梯级利用,不仅造成煤炭资源高值成分 甲烷化反应应用广泛,不仅应用于煤热解气和焦炉
的浪费,而且热能利用率低,同时排放大量污染物. 因 气[8,9] 、生物质热解气[10,11]及 CO2 的甲烷化反应,同时也
此,发展高效、低碳、洁净的煤炭资源利用技术具有十 用于合成氨[12,13]和燃料电池等工业[14,15] ,用于去除富 H2
分重要的意义. 煤通过气化可制得合成气,也可通过热 体系中少量的CO 以防止催化剂中毒. CO 和CO2 的甲烷
解转化为热解气、焦油和半焦,同时我国的炼焦行业也 化过程中伴随很多副反应,所有可能存在的反应如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