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七种工具概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散布图 5.3.个别偏离分布趋势的点子,可能是特殊原 因造成的,判明原因后,可以舍出该点。 5.4.要应用专业技术对相关分析的结果加以鉴 别,因为可能出现伪相关现象。尤其当多 个自变量都影响这个因变量的时候,出现 伪相关的可能性更大。 查核表 1 .概念:即备忘录,将要进行查看的工作项目 一项一项地整理出来,然后定期或定时检查。 2. 查核表作法: A.决定制作查核表的目的及如何收集最适当 的数据。 B.决定分类项目 C.决定查核表格式 D.决定记录数据的记号(如划记法,“正”字 法) E.记入必要事项 查核表 3. 查核表用途 A.正确地把握现状,明白现场地问题点 B.整理原始数据 C.正确地管理工作,确定工作是否按照标准 进行 D.详细调查工作内容 E.查核,以便掌握品质 4. 两类常用的查核表的作法 A.点检用查核表 查核表 B. 记录用查核表(计数用):记录用查核表 用来收集计量或计数资料,通常使用划记法。 其格式如下: 查核表 5. 用途 5.1.正确地把握现状,明白现场地问题点 5.2.整理原始数据 5.3.正确地管理工作,确定工作是否按照标 准进行 5.4.详细调查工作内容 5.5.查核,以便掌握品质 查核表 直方图 1. 概念 1.1.直方图:将全部数据分成若干组,以组 距为底边,以该组距相应的频数为高按比 例而构成的若干矩形,即为直方图。 1.2.直方图法:通过对数据的加工整理,从而 分析和掌握质量数量的分布情况和估算工 序不合格品率的一种方法。 2. 作直方图的步骤 2.1. 作频数分布表 2.1.1.概念:将数据按大小顺序分组排列,反 映各组频数的统计表。 2.1.2.作法: A.搜集数据(大于50个) B.计算极差:R=Xmax-Xmin C.适当分组:总资料数与组数的关系推 荐如表所示。 D.确定组距:N=极差R/(组数K-1)(为 便于分组,N取整数)。 直方图 E.确定各组界限: 最小一组的下组界= Xmin-(最小测 量单位/2) 最小一组的上组界=最小一组的下 组界+组距 最小二组的下组界=最小一组的上 组界 F.编组号,计算组的中心值,统计各组 出现的频次。 直方图 搜集数据 计算极差 适当分组 确定组距 确定各组界限 计算各组的中心值 统计各组出现的频次 画坐标系,画直方,标图名 对图形形状进行对比分析 R=Xmax-Xmin N=极差R/(组数K-1)(为便于分组,N取整数) 大于50个 最小一组的下组界= Xmin-(最小测量单位/2) 最小一组的上组界=最小一组的下组界+组距 最小二组的下组界=最小一组的上组界 直方图 3. 直方图分析 3.1.常见的几种直方图 直方图 锯齿形 分析:测量方法不当、读数 有问题或数据分组不 当所致。一般经过测 量方法或重新分组可 转化成对称形。 直方图 对称形 偏向形 分析:常态,左右对称,显 示制程大致稳定,一 般尺寸、重量等特性 呈这种分布。 分析:可能存在人力因素、 测量误差、加工系 统误差等原因。 直方图 孤岛形 双峰形 分析:情况与孤岛形大致 一样,只是孤岛 形表现得更突出。 分析:表示存在某种异常 或变异,如加 工中 出现了条件变动。 直方图 平顶形 分析:由于加工中存在 某种缓慢而均匀 变化的倾向,如 刀具、模具等磨 损原因。 3.2. 实际分布与标准公差 3.2.1.当B充分包含在T之中,且B和T的分布 中心重合,分布满足公差要求并有相当的 余地时,工程能保证产品合格。当T远 大于B时,则存在质量过剩。 3.2.2.当B虽在T 之中,但中心稍有偏移,B和 T的一端(或两端)重合时,条件稍有变 化就会出现不合格品。此时应及时调整 消误差。 直方图 直方图 3.2.3.当B和T 的界限交叉(或B大于T)并 便向一边,必然会产生不合格品。此 时应及时调整工艺,消除系统误差, 使偶然性误差波动小规定范围。 直方图 4. 工程能力与工程能力指数 4.1.工程:各种生产条件的总和,包括设备、 工具、劳动者和加工对象,及在这些条 件下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