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_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总结.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植物检疫 预防性和保护性措施 根据农发[1995]10号文公布的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中药材被明确列入植物检疫对象。 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 农业防治 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具预防作用。 ①合理轮作和间作 ②深耕细作 ③除草、修剪和清洁田园 ④其他农业措施 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 合理轮作和间作 1、白术的根腐病和白绢病病菌能存活3~4年,与禾本科植物轮作四年以上,就会使其死亡。 2、浙贝母与水稻隔年轮作,分别可大大减轻根腐病和灰霉病的危害。 3、地黄和花生、珊瑚菜都有枯萎病和根线虫病,不能彼此互相轮作。 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 深耕细作 冬耕晒土、耕耙 1、促进根系的发育 2、增强吸肥能力 3、直接杀灭病虫 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 其他农业措施 1、 调节播种期 北方薏苡适期晚播,可以减轻黑粉病的发生; 红花适期早播,可避过炭疽病和红花实蝇的危害; 黄芪夏播,可以避免春季苗期害虫的危害; 地黄适期育苗移栽,可有效地防止斑枯病的发生。 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 其他农业措施 2、合理施肥 增施磷、钾肥,特别是钾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偏施氮肥对病害发生影响最大。 白术 有机肥、磷、钾肥 减轻花叶病 红花 氮肥过多或偏晚 诱发炭疽病 延胡索 后期施氮肥 霜霉病和菌核病 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 其他农业措施 3、利用植物抗性,选育抗病、虫品种 地黄 金状元对斑枯病较敏感,小黑英较抗病; 有刺型红花比无刺型红花抗炭疽病和红花实蝇。 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 ★生物防治 以虫治虫 利用步行虫、食蚜瓢虫、食蚜蝇等捕食性益虫防治蚜虫等;利用小茧蜂、赤眼蜂等防治菜青虫; 微生物治虫 苏云金杆菌、白僵菌、青虫菌、杀螟杆菌等寄生性细菌和真菌防治菜青虫、食心虫、金龟子、地老虎等多种害虫 。 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 ★生物防治 抗生素和交叉保护 抗生素,又称抗菌素,指微生物所产生的能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支原体及衣原体等)的代谢产物或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的和类似的物质。 放线菌及若干真菌和细菌等 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 ★生物防治 性诱剂 无毒,对天敌无杀伤力,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的昆虫性外激素。 目前尚处于刚起步阶段 已合成了几十种昆虫性诱剂用于防治害虫。 小地老虎性诱剂、橘小实蝇性诱剂、 瓜实蝇性诱剂等。 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 ★化学防治 ◆作用快、效果好、应用方便 ◆长期使用,害虫易产生抗药性,同时杀伤天敌,往往造成害虫猖獗; ◆有机农药毒性较大,残毒,污染环境,影响人畜健康。 ◆严格掌握施药时期,防止污染植物。 ◆ 禁止使用降低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含量的农药。 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 ◆大量发生之前,或作为急救措施 物理因子: 光、电、声、温度、放射能、激光、红外线辐射等; 机械作用:人力扑打、简单的器具器械装置,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等。 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 ★植物性农药的研究和利用 ◆对昆虫生长有抑制、干扰作用的植物次生物质大约有1100余种。 ◆害虫及病原微生物一般难以产生抗药性,这类农药也极易和其他生物措施协调。 ◆苦参碱制剂、蛔蒿素制剂、川楝素制剂 ◆植物性农药是非常庞大的生物农药类群,其类型之多,性质之特殊,足以应付各类有害生物。 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 第六章 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 药用植物土肥水管理 药用植物植株调整 第一节 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 一、 间苗、定苗、补苗 间苗是田间管理中一项调控植物密度的技术措施。间苗宜早不宜迟。最后一次间苗称为定苗。大田补苗与间苗同时,即从间苗中选生长健壮的幼苗稍带土进行补栽。补苗最好选阴天后或晴天傍晚进行,并浇足定根水,保证成活。 田间密度确立的依据 田间密度调控的手段 二、 中耕除草与培土 1、中耕除草 一般是在药用植物封垄前选晴天土壤湿度不大时进行。中耕深度视药用植物地下部分生长情况而定。 幼苗阶段杂草最易滋生,土壤也易板结,中耕除草次数宜多;成苗阶段,枝叶生长茂密,中耕除草次数宜少,以免损伤植株。 天气干旱,土壤黏重,应多中耕,雨后或灌水后应及时中耕,避免土壤板结。 第一节 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 二、 中耕除草与培土 2、培土 培土有保护植物越冬、过夏、提高产量和质量、保护芽头、促进珠芽生长、多结花蕾、防止倒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