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药用植物的田间管.ppt

发布:2025-03-21约4.3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机械防治植物性农药的研究和利用01第三节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02具体措施植物检疫预防性和保护性措施01根据农发[1995]10号文公布的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中药材被明确列入植物检疫对象。02第三节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具预防作用。合理轮作和间作深耕细作除草、修剪和清洁田园其他农业措施第三节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12农业防治第六章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药用植物土肥水管理药用植物植株调整间苗是田间管理中一项调控植物密度的技术措施。间苗宜早不宜迟。最后一次间苗称为定苗。大田补苗与间苗同时,即从间苗中选生长健壮的幼苗稍带土进行补栽。补苗最好选阴天后或晴天傍晚进行,并浇足定根水,保证成活。01田间密度确立的依据02田间密度调控的手段03一、间苗、定苗、补苗第一节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第一节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二、中耕除草与培土1、中耕除草一般是在药用植物封垄前选晴天土壤湿度不大时进行。中耕深度视药用植物地下部分生长情况而定。幼苗阶段杂草最易滋生,土壤也易板结,中耕除草次数宜多;成苗阶段,枝叶生长茂密,中耕除草次数宜少,以免损伤植株。天气干旱,土壤黏重,应多中耕,雨后或灌水后应及时中耕,避免土壤板结。第一节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二、中耕除草与培土2、培土培土有保护植物越冬、过夏、提高产量和质量、保护芽头、促进珠芽生长、多结花蕾、防止倒伏、避免根部外露以及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等作用。培土时间视不同药用植物而异。1~2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培土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多年生草本和木本药用植物,培土一般在入冬前结合浇防冻水进行。第一节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三、肥水调控(一)合理施肥1.肥料的种类按作用可分为直接肥料和间接肥料。按其来源分为自然肥料(即农家肥料)和商品肥料。按见效的快慢可分为速效、缓效和迟效肥料;按植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养分的要求分为种肥、追肥和基肥等。合理施肥的依据根据药用植物的需要合理施肥根据土壤性质和养分供应能力施肥根据肥料的性质施肥严格控制追肥的“安全间隔期”第一节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施肥量的确立:根据植物需肥量的估算、目标产量法、丰缺指标法、肥料效应函数法、土壤肥力分区分配法、氮肥分期调控施肥法等。药用植物种类及生态型(品种)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环境综合管理技术水平药用植物栽培目标产物及产量(二)施肥技术第一节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第一节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二)施肥技术2、提高肥料利用率适当灌溉:土壤干旱时,施肥效果差;如果水肥配合,肥效便会明显提高。适当深耕:适当深耕使土壤容纳更多水分和肥料,而且也促进根系发达,增大吸肥面积,因而能提高肥效。改善光照条件:如株行距过密,植株徒长,株间光照过弱,影响光合作用,此时虽有充足的肥水,亦难收增产之效。改善施肥方式:生产中常采用根外施肥、深层施肥等技术。四、灌溉与排水

1、灌水:灌水的方法很多,有沟灌、浇灌、喷灌和滴灌等。节水灌溉的基础与实践??2、排水:排水方式有:明沟排水、暗管排水,井排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国外许多国家已应用,分为定水量和定水位两种形式。第一节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第一节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五、植株调整(一)打顶和摘蕾打顶时间应以药用植物的种类和栽培的目的而定,一般宜早不宜迟。(如红花摘心)摘蕾的时间与次数取决于现蕾时间持续的长短,一般宜早不宜迟。(人参的抽蕾)打顶和摘蕾都要注意保护植株,不能损伤茎叶,牵动根部。要选晴天露水消退后进行,以免引起伤口腐烂,感染病害,影响植株生长。第一节草本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药用藤本植物需要设立支架,以便牵引藤蔓上架,扩大叶片受光面积,增加光合产量,并使株间空气流通,降低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三)支架(二)整枝修剪修剪包括修枝和修根。如栝楼主蔓开花结果迟,侧蔓开花结果早,所以要摘除主蔓,留侧蔓,以利增产。修根只宜在少数以根入药的植物中应用。修根的目的是促进这些植物的主根生长肥大,以及符合药用品质和规格要求。人工授粉

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或人工授粉以提高结实率便成为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覆盖与遮阴覆盖是利用草类、树叶、秸秆、厩肥、草木灰或塑料薄膜等撒铺于畦面或植株上,覆盖可以调节土壤温度、湿度,防止杂草滋生和表土板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