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时练新人教版 .pdf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时练新人教版--第1页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29湖心亭看雪
1.识记字音
更定()沆砀()()一芥()毳()
.....
雾凇()强饮()喃喃()挐()
.....
2.作家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
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丁湖
梦寻》等。
3.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明朝灭亡以后。作者把对故国往事的怀念以淡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
可从中窥见一斑。
3.课文感知
(1)结合资料,疏通文意。
(2)结构图解
雾凇沆砀
赏雪天云山水
湖心亭看雪上下一白雪天奇遇
两人对坐痴迷山水
奇遇
三人同饮
(3)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作者独去湖心亭赏雪,描绘了湖心亭的美丽雪景,并叙述了在湖心亭的奇遇,表达了作者遗世独立
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对故国往事怀恋的淡淡愁绪。
课上练
1.词语的特殊用法
特殊用法词语原句分析
通假字挐余挐一小舟通“桡”,撑
一词多义更是日更定矣读gēng古代夜间的
记时单位
焉得更有此人读gèng,还
是是日更定代词,这
问其姓氏,是判断动词,是
金陵人
1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时练新人教版--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时练新人教版--第2页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一余挐一小舟数词,一条
天与云与山与全
水,上下一白
白上下一白白色,白茫茫
余强饮三大白酒杯
大见余,大喜副词,非常
余强饮三大白形容词,大的
词类活用客客此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炉拥毳衣炉火名词用作动词,带着
炉火
2.文字简练的白描手法
全文100多字,写湖、写雪、写人、又交代游湖的始末,文字极其简练。特别是作者能抓住景物突出的特征:一
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描绘出景物的形与神。无一语多
设,无一字多下。
【考点解读】: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这种绘画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描写上,就是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
复的修辞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
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如本文作者便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达到了形与神统一的目的。
课后练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崇祯()雾凇()沆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