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总论第3、4节会计会计核算基本准则、会计方法.ppt

发布:2025-02-20约3.1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含义会计假定、前提条件。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条件,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内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前提会计主体投资分红确认计量利润分配确认实现投资收益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的含义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会计主体所有者确认计量资产投出确认计量收到投资主要意义01添加标题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02添加标题一般法律主体都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03添加标题是法律主体。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持续经营的含义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会计主体主要意义为正确地进行资产计价、损益确认等提供核算基础。会计期间的划分会计分期会计分期的含义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会计期间划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按公历确定起迄日期01020304主要意义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为权责发生制、可比性等奠定了理论与实务基础,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我今年赚了企业经营如何?这个月又亏了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货币计量含义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货币计量前提的意义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全面反映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在量上进行汇总比较(三)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二、会计记账基础(一)概念也称会计基础,是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所采用的基础,是确认一定会计时期的收入费用,从而确定损益的标准。(二)种类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1.权责发生制(1)含义亦称应计制。依据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确定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下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既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制度规定:企业应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与款项是否收付无关(2)权责发生制案例1月2月3月4月分摊费用300元分摊费用300元分摊费用300元费用收入用银行存款支付2、3、4月的财产保险费900元。虽然支付了货币资金,但本月并不受益(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应由2、3、4月份分摊。销售产品50000元,款未收到,成本30000虽未收到货币资金,但已获得收款权利,仍计算为1月份的收入。同时计算销售成本。要求:按权责发生制计算1月份收入、费用。在权责发生制下:收入=50000元费用=30000(3)意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